考生在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場上寫作文時,首先要審清題目,有精準的立意,接下來才是動筆去寫。但是,怎么分配比例,如何調整布局?這樣的問題困擾著眾多考生。下面,中公教育專家結合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的寫作方法為各位考生解疑答惑。
眾所周知,申論大作文的體裁一定是議論文,并且有一個想表達的觀點,即總論點。接下來,將自己要論述的觀點完整、準確、清楚地傳達給讀者,就要經營文章。由哪里開始,到哪里落地;哪些先說,哪些后說;哪些展開,哪些收攏;哪些著重說,哪些簡略說。所有這些,都應了然于胸。
事實上,看上去流暢、清通、圓潤的文章都是精思妙構的魔力。閱讀的舒服是文思的妙運;而文章的至境據說正是無斧鑿之痕,渾然天成。當你認為事實提供的依據恰好可以得出某種結論時,作者說出來了,那是一種滿足;當你看到同樣的事實由于不同作者的分析得出新穎的結論,那是一種意外的驚喜。言論的意義就在于釋惑解困,在雜蕪的表象中理出頭緒,指出“所以然”,因而豈可以不清晰、不清楚?
關于議論文的結構,中公教育專家總結這樣幾句話供大家參考。
第一,搭好架子。一般來說,議論文大體也要有三大部分,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序論、本論、結論。
第二,講好故事。問題從哪里提出,從哪里展開,心里要有明晰的線索。當我們感到論述不甚順暢的時候,應該反復想,不妨可以試著像講述一件事情那樣,把文章講清楚為止。
第三,排好順序。評論的邏輯性應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形式邏輯,一個是辯證邏輯。就形式邏輯而言,排好隊、定好位、歸好類、論好輩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說依概念的大小、類別等等關系,形成判斷和推理的基礎。不能把一些沒有對應關系、必然聯系的概念燴到一塊。辯證邏輯則主要表現為講道理的本領。比如全面多角度的分析一個現象,或論證自己的觀點,等等。
第四,切好段落。段落是結構的表現形式,是邏輯的具體展現。因此,在寫議論文時應首先做到對自然段明確劃分,并對每一自然段要講的意思十分明了。在表述中不要有“1、2、3”,但在實際操作中心里一定要有“數”。總之,動筆之前,準備寫幾段應預先想好。
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備考時多動手、多練習,一定能“妙筆生花”。
點擊進入國考申論備考專區,查看更多信息請訪問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上一篇:2016年CMA報考資格有哪些
本文標題:2017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妙筆生花”四注意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gongwuyuan/7986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