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這么多孩子被自招高校錄取,除了學校的因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研究得多。”青島一所高中的教導處主任告訴記者,自招報名時有些考生家長一所所研究高校的自招簡章,給孩子找機會,有的條件不是很突出的孩子,自招也成功了。
自招趨勢
八成以上自招學校限專業
“孩子喜歡臨床醫學專業,但是高校自招里就沒大有這個專業。”市民侯女士的女兒今年高考,熱愛醫學的女兒很希望能參加心儀高校的臨床醫學專業自招,增加錄取把握,但研究了一圈高校自招簡章后,發現喜歡的大學自招專業里都沒有臨床醫學,有那么一兩所學校有,但女兒又看不上,“咨詢了幾所高校,高校說臨床醫學專業正常報考的高分生就很多,不需要用自招來吸引學生。”
從山東考生自招錄取的情況來看,70多所高校里,只有10幾所高校注明考生可選擇高校自主招生的所有專業,有的高校即使注明可自由選擇,其實考生專業仍是受限的,比如可自由選擇的海大,實際上是分海洋類自招專業和外語類自招專業。
更多的高校,則是直接確定了學生的自招專業,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自招時,就定了教育學、哲學、俄語、天文學等專業,實際錄取時的專業也就是自招時的專業。還有的高校,自招時考生可以選擇四到六個專業,正式填志愿時,按這些專業來填;有的高校則是分專業類別,比如材料類、數學類、物理學類等,考生填報志愿時要按自招的專業類別來。
山東自招錄取的1716名考生中,自招不限定專業的在300人以下,八成以上的自招考生都限專業。
“自招就應該選一些有學科潛力的考生,尤其是一些比較冷門的學科。”一位高校的招辦主任認為,對于金融、醫學等熱門專業,本身報考的人就很多,并不缺考生,倒是像地質、哲學類比較冷么的專業,才需要通過自招這樣的途徑,把高考總分可能不是很高,但在某一專業領域有潛力的考生選拔出來,給予優惠分數錄取。
自招,這些敲門磚挺好用
說了這么多自招,很多家長問怎么才能參加自招啊?從2015年的情況來看,以下敲門磚比較好用。
一是奧賽成績:物理、數學、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五大奧賽的獲獎證書,在自招初審里非常好用。一般手里握著個省級二等獎的證書,就有不少學校可以申請了。二是全國創新英語大賽獲獎證書。三是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證書。四是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證書。五是“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獲獎證書。
以上證書自招里用得比較多,而且級別越高越有殺傷力。當然也有高校要求考生總成績或某學科成績學校排名前1%或前5%等,家長們可以多研究高校近幾年的自招簡章。當然,最終要以孩子高考那年的高校自招簡章為準。 文/本報記者 劉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