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考生備考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中公網校特整理2014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習題,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習題:
【中醫診斷學】
患者發熱惡熱,汗出,肢體困倦,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細數,此屬()
A.燥淫證
B.風淫證
C.濕淫證
D.火熱證
E.暑淫證
學員提問:與D的區別?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E。
暑淫證
暑淫證臨床表現為發熱惡熱,汗出,口渴喜飲,氣短,神疲,肢體困倦,小便短黃,舌紅,苔白或黃,脈虛數。或發熱,猝然昏倒,汗出不止,氣喘,甚至昏迷、驚厥、抽搐等;或見高熱,神昏,胸悶,腹痛,嘔惡,無汗等。
火熱證
火熱證臨床表現為發熱惡熱,煩躁,口渴喜飲,汗多,大便秘結,小便短黃,面色赤,舌紅或絳,苔黃干燥或灰黑,脈數有力(洪數、滑數、弦數等)。甚者或見神昏、譫語,驚厥、抽搐,吐血、衄血,癰腫瘡瘍等。
火熱證比暑淫證熱象更重,煩躁,大便秘結,面色赤,舌紅或絳,苔黃干燥或灰黑,脈數有力。
選擇題要選最佳答案,故本題正確答案為E。
【中藥學】
皆能活血行氣的藥組是()
A.川芎、延胡索
B.桃仁、紅花
C.益母草、牛膝
D.水蛭、虻蟲
E.乳香、沒藥
學員提問:請各選項分析?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A。
A項川芎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延胡索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B項桃仁、紅花:均能活血祛瘀;
C項益母草、牛膝:活血調經;
D項水蛭、虻蟲:可逐瘀消癥;
E項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因此,本題答案為A。
【方劑學】
患者李某,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脈沉實有力。治宜選用()
A.十棗湯
B.實脾散
C.五皮散
D.真武湯
E.瀉白散
學員提問:請詳述?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A。
十棗湯
功用:攻逐水飲
主治:
(1)懸飲。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干嘔短氣,頭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脈沉弦。
(2)水腫、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腫甚,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實脾散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真武湯
功用:溫陽利水。
主治:陽虛水泛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寧,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瞬動,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泄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
瀉白散
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哺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五皮飲
主治:皮水。一身悉腫,肢體沉重,心腹脹滿,上氣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膩,脈沉緩;以及妊娠水腫等。
故本題答案為A。
【針灸學】
仰靠坐位適宜取哪些部位的腧穴()
A.頭、面、胸背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B.身體側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C.頭、項、脊背、腰骶部的腧穴
D.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E.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學員提問:請老師解釋?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D。
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針刺宜選取仰靠坐位。
臨床上針刺的常用體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仰臥位:適宜于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2)側臥位:適宜于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3)俯臥位:適宜于取頭、項、背、腰骶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適宜于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適宜于取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伏坐位:適宜于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對初診、精神緊張或年老、體弱、病重的患者,應盡量采取臥位,以防患者感到疲勞或暈針;對患有嚴重心臟病和嚴重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應慎用俯臥位。
所以本題正確答案選D。
【診斷學基礎】
竇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表現為()
A.T波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
B.QRS時限常≥0.12s
C.代償間歇不完全
D.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態的QRS波群
E.P-R間期0.12~0.20s
學員提問:請解釋?
答案及解析:本題答案為E。
竇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表現
(1)竇性P波,即P波在Ⅰ、Ⅱ、aVF、V3~V6導聯直立,aVR導聯倒置。
(2)P-R間期0.12~0.20s。
(3)心率100~160次/分鐘。
因此,本題答案為E。
本文標題:2014年中西醫執業醫師考試備考習題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yiyaolei/yishi/8031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