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青島6月15日訊 齊魯網記者15日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青島2016中考語文整套試題穩中有變,在延續往年試題整體特點的基礎上,命題方式有所創新,試題的設計密切關注生活,彰顯語文本色。
附:青島2016中考語文試題真題權威發布
——2016年青島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題解讀
專家解讀:
2016年學業水平考試語文試卷嚴格遵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高度統一”的要求,從選材到題目設計都注重“密切關注生活,凸顯語文本色”,體現了正確的學科命題導向。
一、密切關注生活。無論是語言運用板塊還是閱讀版塊,試題所選材料都與現實生活中值得關注的熱點密切相關。
如語言運用板塊中選取了“易先生勇救兒童卻連一句‘謝謝’都沒得到”的社會事件,一方面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在生活熱點及身邊實例中進行語言實踐,同時在深入思考中知恩、感恩,從而引導了正確的價值觀。
閱讀版塊中的《微閱讀時代與經典》針砭當下“微閱讀” 狀態的淺薄化、碎片化;《大數據 云氣象》介紹了當“氣象邂逅大數據”時,“云氣象”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和產生的深遠影響。《鄉間蜂事》則表達了當今時代人們對鄉村、鄉人淳樸生活的贊美和向往。這些材料新穎、有趣,富有生活氣息,符合“語文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理念,對教師日常教學和學生的日常學習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凸顯語文本色。試題突出對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考查,高度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和人文素養。
語言運用板塊要求學生既要有明確的價值判斷,又要在交際語境中確保表達簡明、連貫、得體;閱讀板塊的題目設計注重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內涵,品析意蘊豐富的精彩語言,有利于考查學生運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延伸和拓展的能力。試題本身也隱含著對學生閱讀方式、方法的指引。
作文題目同樣體現了“語文本色”。以“有 相伴滋味長”為例,“有 相伴”選材面廣,人人都有話可說;“滋味長”則要求學生寫出真實的體驗和感受,與課程標準的要求吻合。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期,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必然會有與某人、某事物、某種生活體驗或精神感受相伴的經歷。因此,不管寫“有家人(好友、老師等)相伴”“有書(體育運動等)相伴”還是“有堅強(孤獨、樂觀等)相伴”,都會是很好的寫作題材。然而這個題目的側重點在于“滋味長”,即這種經歷對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令人回味的,而回味的過程就要求學生必須沉靜下來,回顧、反思生活經歷,提煉出這種經歷對于個人成長的意義。題目沒有審題障礙,但卻要求學生認真思索方能領悟題目內涵,寫出豐富、悠長的“滋味”來。
教師評價:
整套試題穩中有變,在延續往年試題整體特點的基礎上,命題方式有所創新,試題的設計密切關注生活,彰顯語文本色。
一是帶有時評性質的語言運用題給了學生一個貼近生活的語境考查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試題中所涉及的社會現象。二是文言文閱讀選擇了輕松詼諧又耐人尋味的素材,在考查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同時,引領學生關注世間百態,評判人生態度。三是議論文閱讀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閱讀現狀,引導學生反思自我閱讀狀態。四是作文題目新穎,學生有話可說,又有區分度。
學生評價:
我覺得語文試題不難,所有考點基本上平時老師都給復習到了。給我印象很深的是語言運用題和幾篇閱讀文章。其中文言文中有一個小故事是講有個人請人家吃飯,還囑咐廚子蒸爛去毛,不要折斷脖子,大家以為是請吃蒸鵝蒸鴨,結果端上來的竟然是一盤葫蘆,故事很有意思。
作文有兩篇,我選擇了第二篇“你有屬于自己的光芒”,寫了我在老師的激勵下重新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光芒”的經歷。寫的事在別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在當時卻深深影響了我,讓我找回了自信。
家長反映:
語文是中考的第一科,從孩子出考場的狀態看,我覺得孩子發揮得不錯。孩子告訴我他感覺答題比較順手,信心滿滿。孩子說他作文寫的是我們家里發生的一件事,在這件小事里發現了自己的成長。尤其在“滋味長”上很是用了一番心思,讓我很感動。在一定程度上,今年的作文題目本身就對孩子很有教育意義,真是不錯。
附:青島2016中考語文試題真題權威發布
上一篇:歷年中考滿分作文:我最敬佩的人
下一篇:2016 年中考作文命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