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從敬畏“紅綠燈”做起
面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從敬畏“紅綠燈”做起。
一個中國大男孩與德國女孩相約在慕尼黑大街上,遇上紅燈,男孩徑直走過去,女孩等亮了綠燈,通過路口。女孩沖著男孩搖搖頭,拜拜手,紅燈都敢闖,不可靠。
男孩回國,與北京女孩牽手在中國大街上,碰上紅燈,男孩停住了,女孩與一伙人一起穿過道口。男孩走過綠燈,北京女孩也搖頭,拜拜了,紅燈都不敢闖,沒出息。
這個故事也許是網友杜撰的,但這種“中國式過馬路”之痼疾,湊夠一伙人就過,從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國人對于交通法規的漠視,且每天每個紅綠燈路口都在上演。雖說國家交通部門正在下大氣力,舉重拳,整治陋習,但成效甚微。
行人與交警玩起“躲貓貓”, 慶幸“小利”,僥幸“法不責眾”。一些人還將這份慶幸、僥幸帶入工作中,對于各項規章制度不屑一顧,隨波“濁”流。
教育部三令五申,規范辦學行為,不準違規有償家教,不準推銷其他教輔資料。
大家都在辦班搞家教,你怎么辦?
大家都在搞輔導資料,你怎么辦?
潔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這是美言,還是要理性思考,要堅定地執行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制度,把持方向舵,堅定地行走“軌道”。
美國交通一條法規,每處紅綠燈路口都設置減速帶,不管有沒有行人,不管是不是綠燈,機動車都要停一下,這是安全考慮,更是對生命的敬重,更是對法規的敬畏。
想到前不久,北京集中清理“小產權房”,大批房主盼望“小產權”轉正,卻等來挖土機、推土機。“小產權房”折戟沉沙,灰飛煙滅,傾覆于國家法律法規之下。民眾不免有些惋惜,房屋質量沒問題,拆了好端端的房子怪可惜的,難道不能辦個過戶手續補交費稅,名正言順嗎?走回頭路,線路折返,程序亂了錯了,什么都是枉然。縱使千萬元建筑傾覆,也不過是損“小利”,對于整個國家法律體系來說,遵守法律法規則是“大益”。此舉傳達一個信號,各項制度是根本,穩步根本,才可萬丈高樓。十八大三中全會上,談論最多的一個詞——制度。
面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各位,從敬畏我們的“紅綠燈”做起,按章辦事,用實際行動去敬畏我們的制度。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