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作為深圳社工試點先行區,同樣面臨著社工高流失率的尷尬。
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周華健的一曲《其實不想走》,唱出了龍崗社工陳燕的復雜心聲。
其實,不僅陳燕面臨著職業的抉擇,和陳燕一樣,深圳不少社工都因為行業待遇偏低、發展空間受限、社會認同度不高等而離開或正準備離開社工崗位。有關數據顯示,深圳社工的流失率近年來逐年上升。2014年最甚,超過了20%的警戒線,達到22.2%。
被譽為社工界“黃埔軍校”的深圳,其社工群體為何會有這么高的流失率?這個半公益性半市場化的特殊行業究竟遇到了什么瓶頸?有關部門該如何做好科學優化、指引工作?為找尋答案,南方日報記者近日做了一番調查。
社工群體的高流失率
大學剛畢業不久的粵西妹子陳燕,是布吉一家社區服務中心社工。由于工資低、實際工作與大學所學社工專業有差距,陳燕心生離職念頭。
從事社工工作,阿燕的工齡不到兩年。3000元出頭的月收入,讓她感受到在深圳生存的艱難。“租房800元,伙食1500元,一個月下來基本上沒錢存。”陳燕告訴記者,前段時間,老家的一名親戚讓她回家工作,月薪也有3000多元。“在老家3000元月薪,可以生活得好一些,也可以照顧到父母。但我畢竟剛畢業不久,想在外面闖
闖,不想這么早就回家發展。”比較來比較去,留在深圳或是回家發展,陳燕心里非常矛盾。
陳燕的現狀代表了不少年輕社工的心聲。記者采訪獲悉,龍崗區的社工數量約有1000人,其中七八成是工作經驗只有一兩年的年輕社工。由于工資待遇、晉升受限、職業選擇等原因,這個群體的流失率很高。
龍崗一線社工雷殿生稱,他所
在的龍祥社工機構有200多人,其中女性占多數,約占70%。“工資不高,很多男的都不愿干這行。”雷殿生告訴記者,像他這樣在社工崗位工作四年以上的很少,整個機構也不到10%。很多同事工作一兩年就離職了,有的去周邊的東莞、廣州,有的則改行干別的。
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會發布的《深圳市社工行業年度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深圳市平均在
崗的社工為3535人,離職1622人。在離職社工中,流動到其他社工機構、政府單位社工領域,或者在社工領域進行深造的有837人,余下的785人選擇了告別這個行業,創造了歷史紀錄。
“剛入職的社工,既要參加社工機構的培訓,又要參加用人單位的培訓。一個月培訓十來天,基本上干不了什么活。”一名熟悉社工行業的平湖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本
來剛參加工作的社工就沒什么服務經驗,加上初期這么多的學習培訓,頭一年基本上很難有高質量的社工服務。然而,等學得差不多了,工作能上手了,一些年輕社工卻因工資待遇低、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頻頻跳槽。有的回老家考公務員,有的去了行業待遇更好的東莞。
“公司也想留住社工人才,尤其是工作入行時間較長的核心成員。”致誠社工機構副總干事黎志芬表示,社工的高流失率跟社工行業大環境有關,每年這么多同事離職,她也感到惋惜。
表象背后的行業躁動
觀察社工行業高流失率的背后,得從深圳8年前試點“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說起。
2007年7月,民政部印發《民政部關于確定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地區和單位的通知》,深圳的南山、鹽田和龍崗被確定為試點區。同年,深圳市頒布《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和《深圳市財政支持社會工作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等7個試行方案。這8個文件,就是以后被社工界頻頻提起的“1+7”文件。文件奠定了深圳社工行業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后來國內社工行業發展的文件,大多是以此為藍本制定的。此后,不管是從政策環境,還是社工數量、社工專業化程度,深圳成為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國內其他城市的許多社工,要么在深圳受訓,要么從深
圳引進,深圳也因此被稱為全國社工的“黃埔軍校”。
然而,被譽為社工界“黃埔軍校”的深圳,近年來卻遭遇了高流失率的尷尬。“龍崗區雖然有一些對社工的扶持,但總體規劃做得不太到位,社工人才流失確實是一個問題。現在全國社工大發展,廣州、佛山、東莞都在挖掘社工人才,他們的生活成本比較低,福利待遇比我們高,佛山的社工年薪10萬元,東莞也超過我們(社工購買服務標準為7.6萬元/人)了,社工年薪有9萬元,很多好的社工都跑到佛山、東莞去了,我們壓力很大。”在今年6月龍崗區政協舉行的“基層治理”議政會上,龍崗區民政局相
關負責人大倒苦水。
數據顯示,深圳社工流失率逐年上升。2008年至2014年,深圳社工流失率分別是8.2%、9.8%、13.4%、17.6%、18.1%、19.8%、22.2%。在社工領域,警戒線為20%,也就是說,深圳的社工流失已經亮起了紅燈。
周邊地區社工待遇比深圳高,是深圳社工流走的一大原因。“我們有的同事,有的去了東莞,有的去了佛山。”龍崗社工雷殿生表示,“即便拿同樣的工資,在東莞的生活壓力比在深圳小多了。尤其是對于男孩子來說,面臨的生活壓力要比女孩子大很多。”根據深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易松國的統計,東莞的社工年工資在2011年就漲到
了7萬多元,順德則高達10萬元以上,而且生活成本更低。
“周邊地區拼命從深圳挖走熟手,并且提供了優厚的晉升條件,有些成熟的一線社工,到了那邊之后很快成為副總干事或者總干事,這對社工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吸引力。”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如今全國都在推廣社工,很多地方都頒布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如蘇州、東莞、佛山等地,社工人才有了更多的選擇,深圳的吸引力被進一步攤薄。
上升通道受限及職業前景不明朗,是深圳社工人才流失的最重要原因。“班上60多名同學,現在做社工行業的不到10人。”廣州某大學社工專業畢業的張燦表示,做社工不僅工資
低,發展空間也有限,社工在一線工作個兩三年,可以晉升督導助理,隨后可以考初級督導,但再往上爬就很難了,副總干事、總干事很難擠上去。
缺乏社會認同感和行業歸屬感,也是年輕社工離職的一大原因。龍崗區民政局社工科負責人表示,起初,很多朋友都對社工行業不熟悉,有的甚至認為社工就是穿“紅馬甲”的志愿者,覺得社工是純公益性的行業。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長期從事一線工作的社工,要么在遺憾中告別這個行業,要么被聘到東莞、佛山、廣州等地做項目主管,甚至副總干事、總干事。“根據我們的經驗,入職一年和三年這兩個時間點,是社工決定去留的關鍵點。”深圳市社工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年離開的就是打算臨時找個工作,第三年離開的就要考慮發展前景問題了。”
行業發展方向需政府指引
問題已經出現,如何引導社工行業健康良性發展,成為考驗深圳智慧的一大課題。
上一篇:2015年四川德陽市事業單位公開考試招聘非教師工作人員的公告
本文標題:“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shegong/7353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