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琳還告訴記者:“學校在招生時聲稱我們畢業后能夠拿到國家承認的大專文憑。”等她進入學校后才得知學校校名也將改變,去掉某某大學的前綴,畢業證書也蓋更名后的學校公章。而這些在招生咨詢會上完全被學校隱瞞了。
琳琳說,在他們學校,已經畢業的最初的兩屆畢業生拿的是蓋有××大學公章的文憑,接下來的兩屆也就是現在的大二大三學生,拿的都是蓋著更名后公章的文憑。
在某大學二級學院就讀的小劉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他告訴記者,他是通過招生咨詢說明會了解該校然后才報讀的。學校在招生咨詢會上宣稱,學校是某某大學的二級學院,在教學管理和師資配置上直接享受某某大學的資源。可是快畢業的時候才知道,學生必須通過學歷文憑考試才能拿到大專文憑,但學校在招生中卻刻意隱瞞了這一點,結果大多數學生讀了三年大學,卻沒有拿到大專文憑。
提醒:
沈陽警方總結了8種常見的高考招生詐騙方式,提醒各位考生及家長注意:
1.虛假信息詐騙。通過手機短信或網絡聊天,向考生、家長發送“出售高考試題”“花錢可以上重點大學”等虛假信息實施詐騙。
2.特殊關系詐騙。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謊稱自己是某校招生代理人員或招生人員,或與高校領導和招生辦人員有“特殊關系”,吹噓自己可以拿到內部指標或計劃外指標等。更有甚者,還謊稱高考成績低于專科錄取分數線的考生也可以被錄取為本科。
3.偽造證書詐騙。通過郵局、快遞公司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騙子的銀行賬號。
4.軍校招收地方生詐騙。謊稱軍校有地方指標,可以成為部隊學員,欺騙考生家長,有的犯罪團伙甚至偽造印章和部隊證件,辦假軍校,從中牟利。軍校其實和其他高校一樣,除收取國家規定的費用外,不會收取考生任何費用。
5.“自主招生”和“定向招生”詐騙。將自主招生混淆自由招生,向家長承諾只要肯花錢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標。利用國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叫價,收取所謂“定向費”。
6.利用網絡詐騙。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設立虛假招生網站,進行網上招生錄取,聲稱可以代辦入學,讓考生取得正規學籍、文憑。其實有心的家長可以登錄當地教育信息網或咨詢教育部門,真假一問便知。
7.利用信息不對等進行詐騙。不法分子鉆家長和考生信息不暢通的空子,通過查詢功能了解錄取情況,本屬于正常投檔和錄取的,卻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錢疏通關系,考生才被錄取的。
警方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擦亮眼睛,對于各類招生信息一定要慎識別、多考察。一是通過國家正規途徑參加招生考試;二是通過正規途徑查詢學校招生簡章;三是繳費一定要到財務部門并索取收據;四是如果遇到招生詐騙,一定要保持冷靜,及時報警并搜集好相關證據。
本文標題:高考落幕 需謹慎提防錄取詐騙陷阱(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yingyulei/tuoye/78383.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