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子皓是一個12歲的小屁孩,也許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武俠夢吧,他也不例外…2015年國慶節開始他在學習之余利用點滴時間開始他的“創作”,四五個月后完成了一萬多字的《江南二十一俠客》第一部。
子皓在寬松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對小說的框架構思也得到了媽媽的肯定,用他自己的話說,“如果把這個創意給了金庸,肯定能寫一部很精彩的小說”。
“我班小朋友利用作業之余,自編自創了萬余字的武俠小說《江南二十一俠客》,擺出來出售。小朋友精神可嘉……”幾日前,太原市一位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老師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發這樣一段文字。簡短的鼓勵配上小作者的作品照片,瞬時在朋友圈獲眾人點贊。除了為孩子叫好,很多人也為家長“模擬出書”之舉點贊。
兩天前,記者見到寫小說的秦子皓和他的媽媽趙娟,感受至深的是孩子背后寬松的成長環境。
學習之余完成小說創作
子皓的小說寫成后,媽媽趙娟給他作了序:秦子皓是一個12歲的小屁孩,也許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武俠夢吧,他也不例外……2015年國慶節開始,他在學習之余,利用點滴時間開始他的“創作”,四五個月后,完成了一萬多字的《江南二十一俠客》第一部。
子皓構思的小說以清康乾年間為時間背景,一位絕頂高手為了抗擊敵人,在民間選拔了21名有天資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附帶一個碎片,集齊21個碎片,就到了乾隆年間。他們聚義成大事,共同輔佐明主走向盛世。第一部共15回,60多頁,青海押糧、巧遇知己、廬山赴宴、大雪飄飄、長路漫漫……主要講俠客出場。
子皓現在就讀小學六年級,和每一位同學一樣匆忙緊張。但一到周末或是時間充裕的中午,他就會拿出一個作文本,爬著格子徜徉在武俠故事里。一直到去年寒假,第一部收尾。
媽媽幫“模擬出書”見好就收
小說完成后,子皓挺自信,催著媽媽找出版社。一開始,媽媽一直做解釋,出版社不是誰寫出東西都能出版,要看寫的內容,考慮價值和銷路,值不值得出版。子皓一直堅持試一試。
一位朋友聽說后出主意,可以到一個打字復印店自己掏錢印,然后找一個書店說一說,看擺在那里有沒有人想讀。
子皓媽媽想一想,是騾子是馬那就拉出來溜溜。“幫他往電腦里敲時,我才第一次讀他的作品。說實話,我也很驚喜,他能獨立地鋪陳故事、構思對白、塑造人物,堅持完成一個創作,真不容易。但要說好,也真談不上有多好,只能算是一部非常稚嫩的作品。”趙娟說,讓她意外的是,小說印成冊子后,孩子學校門口的一個書店老板真地把它們擺在了自己店里,鼓勵孩子。
與此同時,班主任也在朋友圈里發消息以示鼓勵,班級群里,家長們不斷刷屏:“真遺憾啊,秦同學的書已經‘脫銷’了,還有第二次印刷嗎?求購!”“我家已經找秦子皓簽名了,直接搞個簽售會吧!”“為支持作者,拒絕贈送!”……
打印一冊的成本是10元錢,對外只標價7元,印了三四十本,也就不打算印制了。趙娟知道,大家是出于對孩子付出的認可和鼓勵才要“書”的,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書籍,所以有再要的她都婉言拒絕了。
而今,學校已經緊張備戰小升初了,但子皓在他的作文本上開始了第二部的創作。一開場,就是幾位本領高強的女俠客的亮相。
有一天,趙娟打趣地問兒子:“能不能把我寫進去?”
子皓說,小說里有位奇女子段清風,有超人的體力與毅力,能環繞華山五峰走十圈,中途不休息、不用食,這就是他眼里的媽媽。
對話
只要勇于嘗試肯定會有收獲
記者:孩子在六年級、一個很關鍵的學習階段寫小說,你就沒有想過制止?
趙娟:沒有,我們家氛圍一直很好,我老公在外地上班,很多時候都不在家。我跟孩子相處就像朋友一樣,而且他從小就很懂事,很自立。這次寫小說,我也由他,想寫就寫吧,只要把作業都完成了。我當時想,一個小屁孩,寫兩天就堅持不下去了。以前他就寫了幾個開頭,有探險的、科幻的,但寫著寫著就沒靈感了。沒想到這次不一樣,他堅持了下來,獨立完成了創作。
記者:回頭看這次創作,你怎么看孩子的得與失?
趙娟:只要去寫,去嘗試,肯定就會有收獲。
一開始,他對小說的架構可能還不明晰,寫著寫著就成熟了許多,而且語感也越來越好。在他的小說里,曹雪芹成了一位武俠,陶淵明的后代也進了21俠之列,最出乎意料的是,俠客里還網羅進了一位會跆拳道的外國友人,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我認為都值得保護。還有小說的框架構思也值得肯定,就像他所說:“如果把這個創意給了金庸,肯定能寫一部很精彩的小說。”
寫作過程也是一個知識的梳理。比如陶淵明的后代,從晉朝到清朝多少年?應該是多少代傳人?他就要30年一代去計算,最后陶蕭河(書中人物)以38代孫的身份出場。鄭氏四兄弟的名字伯風、仲風、叔風、季風,用到了中國傳統的表示長幼之序的四字;普通家庭的少年就用“葉小森”,皇家子孫就用大氣的“弘晟”。小說自然脫離不了歷史,所以完成這部小說,也需要他有一定的歷史文學積累。在這次創作當中,家里沒人可討論劇情,他只是一邊寫一邊給同學們講,聽說同學們還聽得津津有味,有的還挺感興趣,也開始著手寫自己的小說了。
要說失,人們可能更擔心地是說影響學習。子皓他這次做得不錯,主次分得很清楚,沒有走火入魔地趕小說,更多時候是在周末、假期寫。而且,在學習方面,我們從不給孩子施加壓力,但是他自己挺要強的,前兩天有一次考試考得不如他意,一直在心里耿耿于懷。他能受得住挫折,考好了也不驕傲,包括這個小說出來,他有清醒的認識,優點是什么缺點是什么,他都明白。
記者: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有哪些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趙娟:我的教育理念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對自己也是這么要求的,從自身做起,去影響孩子。讓孩子從書里了解歷史、了解知識,學會思考,多走路,多見識。
我們家都愛看書,都喜歡歷史、文學。在孩子兩三個月大時,我就開始給他讀書,讀嬰兒畫報上朗朗上口的兒歌,一句句指著給他念,重復地念。后來等他會說話了,就開始指指點點地自己讀。應該說啟蒙教育早,基礎打好了,后面的教育就輕松了。到現在,他讀了很多書。
有的家長很看重給孩子報培訓班,比如樂器、美術等,我不主張這個。現在找一個好老師特別難,以前孩子學跆拳道,學一年就停了,就是因為他們不是以真正的教授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湊夠課時,以掙錢為目的。如果能碰到好的老師,讓孩子學一兩項喜歡的特長也是不錯的。我的標準是,不管孩子學習任務緊不緊,周末最多只報兩個特長,留下一天空閑寫寫作業,作業少了可以戶外玩。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jieri/7782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