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三年級起,差不多每個月我都要帶他遠處近處去走走,不光太原的東山西山爬遍了,一些不知名的老村落小景點也去過不少。戶外玩很鍛煉孩子,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帶他爬崛(山圍)山,那時他才上幼兒園,但那么陡的臺階都能一個人爬上去,后來還繞到后山,從盤山公路一直走下來。他大一點后更有毅力,記得我們去五臺山徒步登北臺,海拔3000多米,有華北屋脊之稱,全程12公里,我們一路走下來的。
記者:很多教育理念家長們都懂,但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
趙娟:做家長的必須付出,比如,每晚給孩子睡前夜讀,我一直給他讀到12歲。每天晚上不管多晚睡,不管多累,必須讀一段,我讀,他躺著,特別享受。
他喜歡歷史,去年8月份開始,我還幫他開了一個個人微信公眾號:朋朋說歷史。他從秦朝秦始皇的暴政和政績說起,往下講了宋朝的奇聞趣事,講了漢武帝的3位大將軍,最近一篇是《吐槽那些胡編亂造的所謂“歷史劇”》。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比如《吐槽》里有一段話,我覺得很有趣,大意是說電視劇《甄嬛傳》里,講雍正每天跟嬪妃們在一起的各種故事,孩子認為很荒唐,他知道的雍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每天只睡一兩個時辰,一年換好幾副眼鏡的人,怎么會每天混在后宮?做這個公眾號,內容都是他的,他在旁邊口述,我幫著往電腦里敲,然后他找一些圖片,后面的排版我來操作,他也在一旁學。
要說時間安排上,我們家基本上不看電視,不允許玩電腦、手機游戲。除了詩詞大會、成語大會,我們家幾乎不開電視,剩下的熱播劇、新聞之類都是通過聊天了解。電影可以看,因為電影劇情緊湊,兩個小時就結束,看一些國外大片,能開闊思路。
除了這些,我還把我跟朋友的交流機會變成了他長見識的機會,比如,他從我的朋友那里學會了攝影、魔方、太極拳、書法。因為我不愿把他一個人放在家里,能帶就帶上他,讓他見識各種場合,對他有好處。
記者:孩子成長中,還有哪些因素很重要?
趙娟:除了家庭,學校、老師、班級等也相當重要。其實子皓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應該說他很幸運,從幼兒園到小學,一直在一個很好的氛圍里成長。就拿他現在的班主任來說,得知學生寫小說,她并沒有馬上否定,還給予了鼓勵。知道子皓會玩魔方,班主任就特別信任,讓他在托管課教全班玩,聽說班里很多人都學會了。跟這樣的老師交流非常輕松,班里同學的家長也都很好。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就需要家長以慧眼去發現。(記者 姬仙果)
本文標題:12歲小學生寫出萬余字小說 媽媽幫“模擬出書”(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jieri/7782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