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沙塘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普通鄉(xiāng)鎮(zhèn)小學,位于柳州市北部209國道上,距市區(qū)15公里,1935年初由伍廷飏先生創(chuàng)辦,辦學初曾經(jīng)是一所響譽市內的小學,隨著時間流逝,先賢遠去,輝煌漸逝。要秉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更要與時俱進,時下在各校走辦學特色的今天,“特色立校”的新理念,為沙塘小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動力。
2004年冬,沙塘小學新一屆領導班子在經(jīng)過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一致認為在各方面條件都處于弱勢的農村小學,要創(chuàng)出自己的辦學特色,不努力挖掘本校潛在的因素,特別是學生和老師的潛能,很難走出被動的困境,開創(chuàng)教育的新局面。于是我校根據(jù)調研中所了解到的情況和師生所具有的潛能,把象棋普及教學選為重點突破的項目,做出創(chuàng)建“象棋文化特色學!钡闹卮鬀Q策。我校把這個項目定為特色來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有利因素:1、中國象棋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2、我們學校在開展象棋教學特別是開展象棋興趣活動已有十幾年,形成傳統(tǒng)體育項目保留到現(xiàn)在,而且每年參加各級象棋比賽成績突出,因此象棋普及推廣基礎很好;3、普及象棋教學符合國家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和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聯(lián)合下發(fā)的教體藝司[2001]7號文件要求,順應了教育的普遍性原則,能做到人人參與,人手一盤棋,人手一本象棋書,教學的實效性較強;4、學校有不少愛好象棋的教師,且棋藝較高,因此推廣象棋普及教學的師資力量相對雄厚;5、象棋在轄區(qū)中的氛圍比較濃厚,我們沙塘鎮(zhèn)每隔兩年政府就舉行一次轄區(qū)單位群眾性象棋大賽,有利于學校與轄區(qū)之間的教學資源整合,學生在家庭也能得到會下棋的家長的指導,建立“三位一體”教育網(wǎng)絡有著良好的條件。6、我校與柳州市象棋協(xié)會交往密切,經(jīng)常得到協(xié)會棋手們的指點,解決了象棋普及教學專家理論引領問題。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從2005年春學期開始,我校確立了“以棋育德,以棋啟智,以棋冶性,以棋會友”創(chuàng)辦中國象棋特色學校的決定。在創(chuàng)辦特色學校初期,我們與市象棋協(xié)會掛鉤,聘請協(xié)會領導、柳北教育局局長與教研室教研員到校指導。為把“象棋”引進校園,進入課堂,我們勇敢地走出校門,教師到南寧兄弟學校參觀考察,校長與副校長到昆明、西安、江蘇等地參加全國棋類教學的經(jīng)驗交流與培訓學習,接觸了中國棋院院長王汝南、棋院書記斐家榮、原國家教育部、國家督學郭長宇、中國棋院圍棋國少隊總教練吳肇毅、中國棋院綜合開發(fā)部、總課題組主任楊采弈等大師,請他們?yōu)槲倚?chuàng)辦象棋特色學校捏筋把脈。
2005年10月,我校向中國棋院,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實驗總課題組遞交了“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實驗基地”申請報告和《中國象棋普及教學的研究與探索》課題研究申請表,2006年2月,我校正式被中國棋院、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實驗總課題組批復為全國中小學百所棋類教學實驗基地,還把我!吨袊笃迤占敖虒W的研究與探索》作為國家級棋類教學研究子課題,接受中國棋院的指導與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總課題的管理。這是我校有史以來獨立研究的第一個課題,也是目前柳州市首家開展棋類教學課題研究的學校。
為了把象棋普及教學課題研究做深做實,突出特色,我們實施了如下有效的措施:(一)三定:1、定組織:象棋教學能否順利進行,關鍵在于是否有明確的領導及職責,我校明確了由校長負責創(chuàng)建象棋特色學校的總體策劃與領導,由一名副校長具體負責棋類教學的統(tǒng)籌安排、組織考查,確定活動時間、訓練方式。2、定人員:我校在棋類課上固定兩位專職教師進行上課、指導訓練。3、定制度:制定了課題研究管理制度和棋類教學管理制度,明確了在棋類教學中對教師與學生的檢查、評比、總結、獎懲等要求。(二)三保證:1、師資保證:學校配備專職教師上棋類課,并組織他們參加各級棋類班培訓學習,提高業(yè)務水平,確保給學生上好每一堂課,組織好每一次訓練和比賽。2、時間保證:學校統(tǒng)一安排課時,3—5年級每班每周一節(jié)象棋課,教師每月一次課題研討課與課題會,要求全體教師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3、保證場地:學校專門開設象棋室,用于象棋教學,不惜資金添置和更新訓練設施,確保象棋教學順利開展。(三)處理好三個關系:1、處理課內與課外的關系。2、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學校通過象棋普及教學課,發(fā)現(xiàn)苗子,成立象棋隊進行訓練。3、處理好師生關系。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認真下棋,磨練意志,提高綜合素質,學生則應主動學習,積極探索,不斷發(fā)展。(四)做好十件事: 1、根據(jù)學生實際我校課題組成員自編《中國象棋》教材1—4冊,象棋文化教材一冊,把它作為校本課程,使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在學校實施的三級課程結構。2、采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教學。以“興趣”為基點,學校通過象棋普及教學課,發(fā)現(xiàn)苗子,成立象棋隊進行訓練,實施“百、十、個”工程!鞍佟奔磳W校3—5年級三百多名學生人人參加象棋學習,會下象棋!笆痹谄占盎A上選出五十名比賽型小棋手,集中訓練,參加各級競賽,掠金奪銀,為校爭光!皞”成立棋類教研組,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自學、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風硬,業(yè)務精的八人專職棋類教師。3、每學期舉辦一次全校性的學生象棋比賽、象棋作文競賽、象棋故事比賽、象棋知識賽等。4、每學期每班進行一次有關象棋文化的班隊活動。5、每月每班在教室宣傳欄出2~3條有關象棋方面的信息或格言、每學期一期關于象棋文化的手操報。6、學校圖書室建立象棋文化資料庫。7、在校學生人人會唱《沙塘小學象棋歌》,每學期能背誦5首象棋詩詞或講象棋名人事跡,期末3—5年級學生進行象棋文化知識測試。8、校園廣播每周至少進行二次國內外中國象棋活動報道。9、每年舉行一次轄區(qū)群眾象棋賽。10、每學期聘請市內象棋高手或象棋理論專家到校指導、培訓教師。
創(chuàng)建象棋文化特色學校,不僅要開展系列象棋特色活動,還要在校園環(huán)境上做文章,讓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顆樹木花草,每一面墻壁,每一項活動都要融進棋氣,讓學生感知棋魂的存在。2006年暑假,我校將投資30萬元,做好如下幾件事:1、建好象棋文化長廊。2、三棟教學樓走廊墻壁設置象棋書畫、懸掛象棋名人名語。3、裝修一個象棋教學活動室和一個象棋文化室,展示歷代象棋名人、象棋文化理論及學校開展象棋活動成果。4、建造一個象棋雕塑和一個大型棋盤、棋子。讓校園處處充滿棋的靈氣,時時感知棋魂的存在,建構棋韻校園。
在創(chuàng)建象棋文化特色學校中,我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也收獲了沉甸甸的碩果:2002年5月華玲、葉寶珠、蘇燕婷、張桂群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女子個人第一、二、三、八名。卓家輝獲柳州市小學生低年段象棋比賽男子個人第一名。2003年12月張華祥老師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優(yōu)秀指導獎。蘇燕婷、華英、覃柏霞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女子個人第一、二、三名。卓家輝、蘇振雄、全敏、龍高亮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男子個人第一、二、三、六名。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男子團體甲組第二名。2004年5月吳雪、彭麗、趙蔓、莫彥青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女子個人第一、二、三、四名;女子團體第一名。韋永嚴、周成、卓家輝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男子個人第三、五、六名;男子甲組團體第三名。2005年5月韋永嚴、周成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男子個人第二、四名;男子團體總分第一名。莫彥青、彭麗、周彬、陳柳源、呂柳玲、趙蔓、盧金苗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女子個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名。2005年10月獲柳州市第十屆小學生運動會第十名。2006年5月參加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獲男子甲組、乙組兩個團體總分第一,葉毅、毛獻武、周文彬獲男子甲組個人第一、四、五名。石黃磊、楊嘉宇、魏中衡、陳浩杰、邱杰林獲乙組男子個人第二、四、五、六、七名。石黃燕、蘇英慧、呂柳玲、周雪倩、周茜茜、葉巧玲、龍梅獲柳州市小學生象棋比賽女子個人第一、二、三、四、五、六、八名。
創(chuàng)建象棋文化特色學校,是教育大棋盤中的一粒棋子,是學校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學生成長的又一方略,我們相信通過努力,小小棋子一定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小小棋子一定能鑄就沙塘小學火紅的事業(yè),推動學校的跨越發(fā)展。
本文標題:教育新聞網(wǎng)棋類教學研究成果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xiaoxue/7986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