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政府組織的職業資格考試等認證,耗費了大量資源和管理成本,而且,在真實的市場需求驅動下,很多執業者實際并未取得國家認證,導致認證有名無實。資格認證的下放將帶來政府與社會邊界的更合理確定,在減少政府不當干預的同時發揮社會力量、民間力量為政府分憂。在下放后,建立起市場化、社會化的信用機制,強化消費者權利保護機制,鼓勵消費者通過合法途徑投訴,懲治那些嚴重違規的專業人士,建立一個職業人士公平、透明競爭的市場,讓更尊重職業道德和操守的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讓那些違法者付出巨大成本,從而把職業道德的經濟價值體現出來,促進整個專業化服務和中介市場的良性演進。
因此,目前我國政府在職業資格認定上不斷加大簡政放權的力度,取消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也將進一步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便利條件。這不僅有利于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而且將職業資格認定的功能更多地交給市場,會使現有的“證書市場”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這樣,人才的含金量也將隨之大大提高,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才能有效地被激發出來。
下一篇:北京印刷學院2016年報考指南
本文標題:職業資格認證改革將何去何從(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caijinglei/swshi/78058.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