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積極服務社會,先后承擔了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景觀、標識、紀念幣、國慶60周年“臺灣彩車”、APEC會議中心大型水墨動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環衛車“金耀藍”色彩、全國智力運動會會徽、中國印刷博物館虛擬博物館等重大設計任務。吉祥物設計作品“砳砳”被選為2014年南京青奧會吉祥物,吉祥物設計作品“藍嘟嘟”被選為青海湖吉祥物。近三年,學院學生作品參加國內外藝術專業競賽,共獲得獎項500余項,其中包括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一等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時報金犢獎金獎等獎項,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嵐清、劉淇、王岐山等考察學校時,對學校藝術教育給予高度評價。
院系聯系方式
電話:010-60261131
傳真:010-60261132
郵箱:art@bigc.edu.cn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本專業是北京市特色專業,同時招收文史類、理工類學生,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士學位。
[專業簡介]
我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打破了傳統藝術教育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的格局,提出了“以藝術設計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藝術設計技能教育為重點,以藝術設計行業發展為導向,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并重”的改革思路,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革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為重點,以加強課程教學基礎條件為保障,構建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于一體、清晰合理、邏輯性強的課程群,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促進課程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本專業面向國家新聞出版、文化傳媒等領域,下設書籍設計、包裝設計、品牌與廣告設計、展示設計等四個專業方向。專業教學注重現代設計的概念、思維、表現與本土文化精神的有機結合,強調在學習國際先進設計理念與實踐經驗的同時,培養活躍的創造性思維與具備文化個性的專業拓展能力,強調藝術、科技、商業、現代文化與設計的融合。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已形成一支以教授為核心,以副教授為支撐,以講師為骨干,結構合理,勇于創新的教學、科研團隊。在教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十幾年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不斷進行教育改革與創新,在國內藝術教育中已形成了較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較完善的特色專業教學體系,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素質高、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藝術設計人才。2009年該專業被評為北京市特色建設專業。藝術設計作品多次在國內重大賽事活動中獲得諸多等級獎項,教師、學生設計的標志、紀念幣被“第七屆世界印刷大會”、“中國奧組委教育委員會”、“中國奧組委紀念幣發行委員會”采用。學生的設計作品在“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球吉慶生肖設計大賽”、“漢儀字體設計大賽”等國內外賽事中獲得百余項獎,顯示了該專業的專業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熟悉出版、包裝、廣告及展示等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狀況,具備較強的藝術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出版、傳媒等領域從事藝術設計實踐、研究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字體設計、圖形設計、版面設計、標志設計、廣告設計與應用、電子出版物設計、書籍設計、包裝設計、視覺形象系統設計、展覽策劃等。
[就業去向]
畢業生能在出版、包裝、廣告、展覽展示領域及企事業從事出版物、包裝、廣告、企業形象設計及展覽展示設計工作。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本專業同時招收文史類、理工類學生,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士學位。
[專業簡介]
數字媒體藝術是信息科學和文化藝術相互交叉與融合的綜合學科門類,專業將媒體設計與傳播方式、交互技術相結合,課程教學與社會需求相結合,培養具有扎實的視覺設計、媒體設計、交互設計能力,掌握跨平臺交互產品設計的流程、原理和方法,具備從事數字媒體創意設計及交互產品設計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具有良好的合作溝通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自1996年開始數字媒體藝術教育至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不斷拓展設計、交互、傳播三者有機結合的主導教學改革思想,下設多媒體藝術設計、互聯網產品設計二個專業方向。從學生就業情況來看,畢業生受到國內眾多傳媒單位的青睞,出現了學生供不應求的情況。目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團隊在教學和科研中勇于創新,“多媒體藝術設計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數字媒體藝術學術團隊”為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師生積極參與國內外知名的設計大賽和學術交流,共同創作的多媒體藝術作品獲得了國內外眾多設計獎項。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熟悉數字傳媒、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的基本狀況,具備較強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大眾傳媒、公共信息、網絡信息等領域從事設計與制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構成藝術、計算機輔助設計、數字媒體創意思維動畫設計、多媒體編創藝術、信息設計、用戶研究與體驗策略、交互設計原理與方法、界面設計、服務設計、交互產品設計等。
[就業去向]
畢業生能在互聯網、影視傳媒、數字出版、廣告、娛樂游戲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信息與交互產品的策劃、設計、運營推廣、管理以及服務創新等工作。
繪畫專業
本專業同時招收文史類、理工類學生,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士學位。
[專業簡介]
繪畫專業成立于2003年,并在全國率先提出將繪畫與出版傳媒相結合,創立了為出版傳媒服務具有創新模式的新型專業方向——數字繪畫藝術、出版繪畫藝術專業方向。教育模式定為“具備文學、少兒、商業、科普、攝影等傳統出版物創作插圖的素質和能力,同時具備數字繪畫、卡通、漫畫(繪本)出版物的腳本編寫、卡通人物造型與場景設計的素質和能力”,強調文化、科技、藝術的結合,開辟了繪畫專業教育的一條新路。
上一篇:職業資格認證改革將何去何從
本文標題:北京印刷學院2016年報考指南(1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caijinglei/swshi/7828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