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竹斜街66號、72號、74號、76號、78號、80號院是坐落于楊梅竹斜街中唯一一條最窄僅1米,最寬不超過4米,全長66米的曲折夾道中的居民院落。其中66號和74號院的王氏家族最早于萬歷年間就定居于此,世代經營藥鋪。49年以后該院落經歷了宿舍、書店、文具店等不同身份的變遷,如今借楊梅竹斜街改造為契機,業態升級為咖啡館和家庭博物館,一定程度上成為楊梅竹斜街上老店鋪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夾道深處的76號原為雜院,部分住戶搬遷,現由老北京魏氏一家四口居住,以及外來務工保安暫住。這條夾道由若干種類型的人群共同使用。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與他們的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并借用居民自己的智慧改造現有的夾道和生活空間,在有限的條件下提高雜院生活質量,以及通過對公共空間的營造為不同人群的交流提供可能性,減少矛盾的產生,也讓更多的人們能夠了解胡同日常生活的情境。
主辦方:大柵欄跨界中心
參與方:無界景觀設計工作室, 藝術家、景觀設計師、建筑師、人類學專家、66號、74號、76、78、80號院居民
設計師:藝術家:童巖、黃海濤;景觀設計師:謝曉英、張元、鄒雪梅、李萍、周欣萌、鹿璐、李銀泊、李薇;建筑師:陳一峰、楊曉東、吳璠;人類學專家:范靜、黃瑩;楊梅竹斜街66.74.76.78號夾道居民:王秀仁、魏蘭濤、張俊起、趙鵬斌、李永虎、羅艷玲
活動地點:楊梅竹斜街 66-80號 / No.66-80
5.WIREWORKS
“WIREWORKS”延續2014年大柵欄領航員計劃手工藝人和青年設計師合作計劃,重新思考傳統工藝的生產和設計。今年北京設計周ATLAS工作室繼續和鐵藝手工藝人周師傅合作,探索精細的金屬編織技藝新用途。在尊重技術細微差別和美學的前提下與周師傅合作、實驗并幫助改進和開發新的設計語言,同時呈現新的當代審美。此外,新的設計物件反映了現代功能性需求進而幫助擴大此工藝的市場。這些燈具和器具試圖為大柵欄社區創造地方獨特性。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ATLAS STUDIO 輿圖工作室, Mr. Zhou Gouli周國立師傅,東方大葉 Eastern Leaves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2015/9/23-1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楊梅竹斜街97號 / No.97 YangmeizhuXiejie
6.手工藝者之家
大柵欄地區有深厚的手工藝傳統,是南城手工藝人們在這里的長期居住和工作,創造了這個街區的固有文化。今天,要復興這個區域,離不開將手工藝人們重新錨固在這里。楊梅竹斜街90號是一個院內有院的特殊雜院。我們選取的這一排倒座房,仿佛像是一條內部的胡同,這種線型的空間,特別適合于打造一個手工藝小作坊的社區。如何通過設計,使這排通常的倒座房有獨到的視覺特色和使用特色,是我們設計的出發點。解決方法是設計一個可以旋轉360°的標準門臉單元,通過旋轉能夠形成兩種空間狀態,既可以在胡同方向上讓出一個小的展示空間,又可以還原為原有的空間。這樣,每個手工藝者都可以通過選擇窗口的不同模式來與胡同對話,并通過裝飾這個窗口展示其個性。這種有特色的空間,容易孵化出手工藝者之家。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都市實踐 URBANUS
策展人 Curator:王輝 Wang Hui
設計師 Designers:金晨佳JinChenjia, 王博Wang Bo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09.23 - 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楊梅竹斜街120號 / No.120 YangmeizhuXiejie
7.茶兒胡同22號雜院改造
本項目做為北京設計周“大柵欄領航員”計劃的一部分,嘗試解決在北京老城區大雜院改造過程中的一系列公眾難題,形成實踐試點,用創造性思維和設計面對挑戰,通過示范激活,給大柵欄及內部社區帶來直接積極的改變,推進本地居民及商家參與地區共建。項目以大柵欄地區茶兒胡同22號雜院作為改造樣本,在設計過程中提倡通過發展自身產業,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建立完整的社區經濟產業鏈為前提。利用自身優勢吸引外部資源,最后建筑與空間可以成為這種內外交換的平臺,建立有機更新的機制。在我們的設計中提出“新建、私搭、亂建能否成為未來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的設想,通過眾籌、互聯網在線運營、空間改造等策略對現有雜院進行改造。大柵欄歷史上是聚集全國商賈進京駐留之地,形成大柵欄特有的“外來文化”、“草根文化”與“混雜文化”。今日的大柵欄,作為文化的延續,區別于精英化的社區,這種外來混雜性需要延續。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HyperSity建筑工作室
設計師 Designers:史洋 Shi Yang、楊玲 Yang Ling、張國梁 Zhang Guoliang、劉燦 Liu Can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09.23 - 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楊梅竹斜街120號 / No.120 YangmeizhuXiejie
8.透明 - 耀武6號
本文標題:2015北京國際設計周之旅(5)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ghs/77261.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