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建筑/眾產品與大柵欄跨界中心共同建設了2個“內盒院”展示區-楊梅竹斜街72號與笤帚30/32/37號,這里具有原有居民居住,孵化SOHO,民宿,展覽,辦公室等不同功能,也采用了坡頂/夾層/超薄墻體/堆肥馬桶/凈化槽等新技術與產品,并開發了伸縮淋浴間/上翻門/滑動門/平開門中門等改善居民使用條件與院落關系的新做法,充分展示出“內盒院”作為一種舊城更新的新方式所具有的潛力與可能性。
在2015設計周期間,“內盒院”將在笤帚胡同37號南屋得到全面系統的展示,詳細的介紹它的方方面面,及日后的發展運營計劃。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 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眾建筑 People's Architecture Office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09/23 - 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苕帚胡同37號 / No.37 Tiaozhou Huton
17.串板車:胡同交通租賃系統
串板車誕生于北京的老胡同,它專為小尺度的、機動車不方便進入的城市環境設計。
電動版串板車采用鋰電池供電,自重輕,方便折疊和隨身攜帶。串板車使用較寬的層壓面板和大尺寸的充氣車輪,可以讓你在顛簸的胡同路面舒適的來回穿行。電子鎖系統被集成到串板車的前叉部分,轉動把手就可以將車鎖在路邊,確保你在胡同安心的漫步.
串板車也可實現共享,并定點配備擁有充電和垂直存放功能的充電站。通過智能手機APP可以實現預訂/支付/鎖定/解鎖等功能。充電站可以設置在停車場和地鐵站周邊。人們可以把車輛停放在較遠的地方,租賃串板車進入到步行街等狹窄地區。串板車對于機動車嚴重擁堵地區來說是接近人的尺度的更理想的交通工具。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 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眾產品 People's Industrial Design Office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09.23 - 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苕帚胡同37號 / No.37 Tiaozhou Hutong
18.宜市宜家–外展院 (大柵欄三井社區雜院改造方案)
設計建議將面向胡同的那些封閉墻面打開,促進雜院內部空間與街巷之間的交流,提升街區活力。充分利用光學原理,將有趣味的可動門窗開口與各類透光與反射性表面材質結合應用, 擴大視覺心理上的空間尺度感,營造”看與被看”的院落內外互動關系。開放外向性的沿街立面可結合綠化及戶外家具,遮擋胡同墻面上的現存零亂公共設施,同時體量足以阻擋胡同內的任意停車,還給建筑物完整干凈的門市面。
設計的另一個重點是從豎向拓展空間–在屋內充分利用傳統民房的斜屋頂下方空間,并局部設置活動隔斷及家具,讓白天營業面積最大化,而晚間變回住居空間,形成可伸縮變化的公私領域;在院內增建屋頂平臺及局部建筑物改建為二層,增加室內面積和私人院落空間。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 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京北吉(北京)建筑咨詢有限公司 Helix Architects
策展人 Curator:王欣 Wang Xin
設計師 Designers:陳穎澤 Ing-Tse Chen,林俊鑫 Lin Junxin, 魯靜 Lu Jing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09.23 - 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 茶兒胡同1號 / No.1 Cha'er Hutong
19.微雜院
“微雜院”是張軻及標準營造對大柵欄茶兒胡同8號院,一個典型的北京“大雜院”進行的更新式再造。并通過植入微型藝術館和圖書館的空間和功能使“微雜院”成為北京舊城胡同與四合院有機更新的另一種形態。項目由著名國際品牌CAMERICH銳馳贊助完成。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 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標準營造 ZAO / Standardarchitecture
贊助商 Name of Sponsors:銳馳 CAMERICH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2015/09/23 - 2015/10/07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茶兒胡同8號 / No.8 Cha'er Hutong
20.高密容器,建筑、藝術與空間研究
高密容器,建筑、藝術與空間研究,將是一個用于生產、發展、展示的獨立空間,定位、探討、剖析建筑、藝術、建成環境及相關領域。功能將包含展覽、藝術家駐留、出版,以及一個支持學科交叉對話和實驗性建筑、藝術、設計項目的開放平臺。
高密容器將提供廣泛的展覽、活動、出版與裝置;聚焦于其建筑與城市狀態的獨特性,并同時回應國際上與藝術、建筑、建成環境相關的探討與理論。
高密容器的展覽強調實驗性地應對大柵欄復雜的城市挑戰,同時針對當下關于城市居住、當代建筑、藝術設計之間的關系等命題,提出非常規的定位、行動與策略。展覽將涵蓋:多媒體個展,以回應高密容器特殊的城市與建筑狀態及其都市環境;特定場域裝置藝術,將藝術在大柵欄中從空間內部延伸到其毗鄰區域;主題性的群展,探索建筑、藝術、都市主義與設計在本土與全球中位置。
高密容器的展覽旨在建立起畫廊的物理空間、都市文脈與公眾之間的聯系,使其本身也成為一種建筑實驗;它將打開面向當地社區對話的平臺,同時也將成為提供生產、展示,并混合了實驗與批評角色的國際平臺。
主辦方 Organizer:大柵欄跨界中心 Dashilar Platform
參與方 Participants:WAI Architecture Think Tank / Cruz Garcia & Nathalie Frankowski
活動時間 Project Dates:23 Sep-3 October
活動地點 Project Venue:茶兒胡同13號 / No.13 Cha'er Hutong
21.打開大柵欄計劃-進門見胡同
本文標題:2015北京國際設計周之旅(8)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ghs/77261.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