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年九月回國時曾和張稀哲見過一面,兩人聊了很久。在他看來,張稀哲即便在德國待了半年,沒打上比賽也有很大的收獲,“不管是誰,留洋之后回國了都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咱們都是中國人,能力肯定不如人家。到了歐洲就是去學習的,哪怕回國了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
徐新說自己在馬德里這五年多時間里,也有不少國內俱樂部想挖他回去,并且開出了很高的薪水,“我還是希望能夠再堅持堅持,畢竟之前堅持了那么長時間。”在西班牙踢球時,他的工資很少,只能夠讓他在當地衣食無憂,再無其他剩余。
可就在那次接受采訪過后的兩個月時間里,事情發生了180度轉變,他沒有繼續堅持,而是選擇回國發展,加盟廣州恒大。“恒大的水平很高,所以我覺得去那里會更有利于我的足球發展,也會讓我足球發展的軌跡往上走。”徐新在官方宣布加盟廣州恒大隊之后這樣說。
徐新的好朋友張佳祺前幾年結束法國留洋,首先回國加盟大連阿爾濱,后來又轉會到廣州恒大。在阿爾濱效力時,張佳祺獲得的比賽比較多,還進過國家隊。自從加盟恒大之后就再沒獲得參加重要比賽機會,也再沒出現在國家隊集訓名單之中。
徐新當然知道恒大隊中的競爭力,稍有不慎連球都踢不上,“我覺得我還是先到那里適應環境吧,跟隊里的老大哥多學習學習。只要訓練好了,我也是有機會的。畢竟在西班牙待了五年多時間,自己覺得還是有些收獲的,并且希望用國外學到的東西幫助自己走好將來足球的道路。”
年輕球員想要留洋就要趁早
回國后,徐新給自己設計了這樣的道路:第一步爭取融入恒大隊,多打比賽;第二步爭取能夠進入國家隊;第三步是將來如果表現好了,還是希望能夠再次出國。他也知道,實現這三步并不容易,每一步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
“回國后首先要調整的就是心態。”徐新明白,現如今的留洋球員跟國內優秀球員相比并沒有太明顯的優勢,“不能說我在國外留過洋,回國后就一定有球踢,真不是這樣的。一旦有這樣的想法,那就完蛋了。”
像徐新他們這樣的留洋球員基本上都是很小就出國,然后在國外的足球環境中成長起來,和當初那種最精英的球員經過試訓后留在國外的留洋道路有很大區別。雖然他們目前所走的留洋道路充滿了質疑,但他依然認為中國球員、亞洲球員到了國外可以學到東西,“還是應該更早走出去,到了18、9歲就太晚了。”
徐新的經紀人是西班牙人,他的兒子目前也在馬競接受足球培訓,“人家國外的小孩4、5歲就打對抗比賽,從小就適應了那種比賽環境,而我們不是這樣的。”
“人家歐洲的小孩一年能踢4、50場比賽,每周都踢。中國不行,集訓一年到冬訓的時候打一禮拜比賽,就完事了,這個差距真的太大了。”徐新說。
在西班牙生活五年多時間,徐新已基本上融入到了當地的環境當中,他可以用西班牙語跟當地人很流暢的交流,也有很多西班牙朋友。他認為出來踢球的中國球員不應該集體生活在一起,“那樣會限制你融入到當地的環境當中。既然出來了,就應該多跟老外接觸接觸,畢竟你來這里是學習的。我剛來時根本就沒上過什么語言班,就是天天跟他們吃住在一起,想不學會都難。”
“歐洲這邊訓練、比賽都很系統,但我們的球員有時出來太晚了,很多東西都已經定型了。所以越早出來越好。我雖然回去了,但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再回來。”徐新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