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來說,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更加注重給予學生思維空間,許多題目都帶有很強的思辨性。”夏文梅舉例,如浙江的“門與路”、山東的“開窗問題”等。“這類問題沒有對與錯,鼓勵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王艾華十分欣賞上海作文題“沙漠與自由”,在她看來,這類題目力圖引導考生直面“自由”、“限制”、“選擇”、“自我與世界”等既是思辨的、更是人生的命題,啟發學生在高考結束、步入人生另一個嶄新階段時,去更多地思考人生與未來。
折射轉型期思想碰撞
翻閱改革開放以來30余年高考作文,與時代變遷、社會關注熱點、主流價值取向基本吻合。
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文字、文章自古就被賦予傳道育人的重任,高考作文題考查和引導的歸根結底也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比如全國卷一涉及的競爭與合作。現代社會我們怎樣去競爭?是拼個你死我活,還是通過合作、互助來促進雙贏,使各方都獲得發展?在全球一體化的國際大背景下,合作互助,共同發展,已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而只求自己生存與發展,不顧甚至損害他人利益的做法,最終會被人摒棄。”孫夫振認為,這一題目既契合了時代發展的主題,也是正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作文命題的站位應該力求高姿態,要有一種大氣、開闊的感覺,要充分體現出人文精神、時代風貌。全國卷一的材料雖然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卻具有時代寓意,小中見大,折射出當前我們在價值重構時的種種思考——人們迫切希望成功,又不得不面臨多種價值取向,然而多元的思考就意味著趨同、糾結,甚至碰撞。”李哲峰表示。
梳理近三年的我省高考作文題,王艾華認為,這些題目無一不體現了一種對考生價值觀的引導。“比如2012年關注‘莫以善小而不為’,2013年探討‘做人的勇氣’,都是從價值觀、道德觀的層面出發去命題。”王艾華表示,高考作文題不只是卷子上的一道題目,它關切了社會現實,引導著語文的教學方向。“往大里說,作為國家人才選拔考試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題目,它擔負著‘將一個怎樣的國家交給一群怎樣的下一代’的責任,它的價值導向必須是健康的。”
“我最喜歡的是北京卷作文題。”王艾華認為,北京卷重提“老規矩”,引出的話題是對規矩的尊重和傳承,其背后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通過高考作文的形式重提“老規矩”,是對現實社會不守規矩現象的一種反思,也是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更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夏文梅則發現,當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在一起互相比較時,本身就折射出了我國在當下轉型期不同思想觀點的碰撞。
“比如北京卷的老規矩、安徽卷的修改劇本、重慶卷的租房合同等,這些都涉及到規矩、規則、社會秩序,關注的是當下規則意識、契約精神缺乏的現狀。而又有一些題目,比如全國卷一的獨木橋,顛覆的可能是一種標準答案,學生們體悟到的或許是不能被規則馴服著,而是要把規則改變得更好。”夏文梅認為,不論考生持有怎樣的觀點,只要是根植于現實生活、緊扣時代脈搏的答卷,就能充分彰顯出考生真實的人文底蘊。
■記者觀察
思想的釋放常識的回歸
“如果是我們的學生來寫江西的題目,大部分都得傻眼。”石家莊二中語文特級教師王艾華直言不諱。
江西卷的作文題目是“探究”,材料中說:“探究作為我國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常常出現在課堂、實驗以及課外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覺得,探究給自己留下了一段難忘的學習經歷,有的同學認為,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有的同學則抱怨,探究在教學活動中往往流于形式……”
“探究式教學本來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在高考這根指揮棒面前,要改變過去的學習傳統很難。”王艾華告訴記者,在教學改革方面,河北還需要加快步伐。
江西卷作文題目讓學生思考“探究”究竟是樂趣還是流于了形式,這本身就構成了探究,也算是對教育方式的一次反思。
探究,意味著質疑、批判,意味著個性思想的釋放,也意味著常識的回歸。可喜的是,在今年的各地高考作文題中,我們感受到了這樣的嘗試和努力。
更明顯的改變是體裁的開放。今年的北京作文題在大作文之外,還考查學生150字“微作文”,并在“微作文”中打破了詩歌禁忌,特別注明可寫詩歌。
對此,省作協副主席李春雷表示認同。“詩歌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應該發揚光大,不能在這一代斷檔了。另外,高考作文應該鼓勵個性化寫作,是個人興趣和特長的展示,而不是千篇一律、似曾相識的模板變種。”
而今年高考作文的新變化,既讓人們感受到語文教育的改革趨勢和思想取向,同時也在提醒社會各方面及早準備,將語文教育的回歸真正在實際教學中得到落實。
相關推薦:
2014年各省高考分數線預測
全國各省歷年分數線查詢
全國大學院校和專業查詢
2014年全國各省市高考真題及答案
2014全國各省市高考作文專家、名師點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只給高中生用的高考APP,家長請止步!
高考幫App Android下載 高考幫App AppStore下載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分數線
高考全程導航家長入口學生入口
日期查詢
上一篇:2014年廣東高考作文題難不難?(含作文解析和點評)
本文標題:名師點評:高考作文折射時代思維(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gaozhong/8021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