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創意中心透視圖
中國玉雕大師創意園
中華玉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鎮平成為全國最大的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
集玉雕批發、玉文化展示、旅游參觀、文化博覽為一體的國際玉城
鎮平縣玉雕加工歷史悠久,據考證,玉雕加工始于夏商,興于漢唐,精于明清,盛于當今,距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1975年3月在鎮平安國城遺址“龍山文化”層出土的兩枚“圭形帶穿玉鏟”,經專家鑒定屬夏王朝作品,從文物考證的角度,確定4000多年前鎮平人就已經從事玉雕加工,歷經唐、宋、元、明、清,玉雕產業逐步壯大,漸成氣候,清末民初,一代玉雕大師仵永甲的作品曾被定為貢品。
新中國成立后,鎮平縣城、石佛寺、晁陂、高丘等地為壯大集體經濟,相繼辦起了玉器廠,為后來產業規模的膨脹、專業人才儲備、加工技術經驗積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改革開放后,歷屆縣委、縣政府把玉雕加工作為強縣富民的特色產業,強勢推進,著力在市場建設、項目引進、節會推廣等方面引導、推動,使得鎮平玉文化產業空前繁榮,玉雕產業年生產產值120億元,年銷售額170億元。
依托傳統玉雕產業 打造特色文化試驗區
鎮平縣委書記 李顯慶 縣政府縣長 艾進德
鎮平縣玉雕加工歷史悠久,產業規模宏大,文化積淀豐厚,先后被授予“中國玉雕之鄉”、“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百佳特色產業縣”、“河南省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河南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2008年,鎮平玉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鎮平玉雕被確定為“中國新銳城市名片”。
鎮平縣自2008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首批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后,立足優勢,強力組織,搶抓機遇,科學規劃,高效運作,整體推進,在依托傳統玉產業、建設特色玉文化試驗區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嘗試,使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在當前文化趨同的大走勢下,發揮特色鮮明的玉文化優勢,建出了自己的個性特色。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鎮平縣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將緊緊圍繞“中華玉都”的宏偉目標,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全面啟動試驗區中期規劃,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主線,以文化與產業相結合為基礎,以市場建設為載體,以龍頭企業為骨干,以人才隊伍建設為保障,大力促進資源整合,壯大產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玉文化產業。
重在實施規劃。緊抓北京大學設計規劃產業布局,制定具體可實施的規劃細則,狠抓基礎項目建設,推進工作有序開展,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等部門,借助高層智力,加強對玉文化產業發展深層次研究,制訂玉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為產業良性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政策支持,把玉文化產業發展推向更高的層次。
重在項目推動。對正在建設的國際玉城、天下玉源、大師創意園、中原石雕工藝產業園、玉文化主題公園、玉文化博物館遷建、玉雕灣商貿城、粵港文化創意產業園、玉雕珠寶學院等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套專門班子”的運作辦法,實行縣級領導分包,定期催查催辦,切實加快工程進度;謀劃實施一批帶動能力強、示范作用明顯的項目,集中打造玉雕加工銷售、包裝物流、創意策劃、研究傳播、教育培訓、會展廣告六大板塊,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用足用活試驗區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跑爭政策性項目,對規劃論證的其他項目進行包裝,向外宣傳推介,引鳳筑巢,吸引大的投資商進行投資,提升建設檔次和品位;成立鎮平縣投資公司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分公司,獨立法人,政府控股或參股,參與試驗區項目建設投資;采用市場運作吸引投資主體,加入到玉文化產業發展的建設中,實現借力發展目標。
重在產業升級。建立中國玉雕大師管理服務中心(網站系統),設欄目有:大師風采、玉雕大師作品賞析、玉雕大師作品在線查詢及鑒定、全國玉雕展會獲獎作品、大師商城等,網站運營后,將對產業發展起到變革性推動作用。規范整治市場秩序。根據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總體規劃要求,對原有的市場進行整合、規范、提高,按照“五統兩分一取締”的標準,要求商戶做到遵章守紀,合法經營,依法納稅,誠實守信,公平交易,不坑蒙拐騙,不強買強賣,并加大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推行“一書一證一單”制度,開展“購物放心示范店”評選活動,加強質量監管、誠信監督、知識產權保護、公平競爭等方面的制度建設,探索建立信用體系,營造規范有序、誠信文明的市場秩序,打造“誠信玉鄉”良好形象。發展玉文化實體經濟,大力培育龍頭企業。重點培育扶持鎮平玉神公司、神圣公司、醒石工藝、三富玉器、嘉豪珠寶、泓琳玉業、玉之魂珠寶、石佛寺玉器廠、博涵玉器、玉鼎珠寶等一批加工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骨干企業,鼓勵采用科學的管理方式,培育傳統的企業文化,匯集雄厚的技術力量,盡快做強做優,引領全縣玉文化產業發展。建設玉雕加工工業園區。匯聚大師及規模企業以外的玉雕加工業戶進入園區生產,形成“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小資本、大集聚”的發展格局,實現中小型企業集聚、中低端人才集聚、生產要素集聚、優勢產品集聚的規模效應。推動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玉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玉文化產業與城市建設、旅游開發、創意策劃、餐飲住宿、文化會展、影視演藝等產業的結合,協同發展。引進培育一批人才隊伍。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和有前沿思想的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專題座談會,確保鎮平縣在校專業人才接觸時尚新潮市場化思想及設計理念,以此來激發在校師生創作過程中迸發出創意、靈感,為玉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提供智力保證和人才支撐。
重在宣傳推介。通過專業策劃創意,創新宣傳手段,提高宣傳層次,擴大宣傳規模,聘請知名拍賣機構對知名大師作品進行全國公開拍賣,炒熱叫響玉文化經濟;組織玉文化歷史文物博覽會,吸引業內人士前來觀摩研究。積極推動鎮平玉文化走出去,加強與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南陽電視臺等媒體的合作,采取與《鑒寶》、《百家講壇》等知名欄目聯合傳播,拍攝影視劇,提高鎮平玉文化普及率和知名度;發揮“中華玉都”網站的宣傳作用,全面打響鎮平“中華玉都”品牌;搭建好玉雕大師服務平臺,建立高水準、最具權威的“中國玉雕大師管理服務中心”系統,順應目前全國玉雕市場形勢,打造玉雕大師“好萊塢”。舉辦玉文化創意大賽,積極對外傳播、展示、推廣玉文化,讓人人了解玉文化、關注玉文化、欣賞玉文化、參與玉文化。
任重道遠須奮蹄,風正潮平好揚帆。我們堅信,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業內外朋友的大力支持下,鎮平玉文化產業必將用濃墨重彩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7
產業獨具特色 技術力量雄厚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在浙江省綜合評價錄取改革試點暨三位一體綜合
本文標題:鎮平做大做強玉雕產業 奮力打造中華玉都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hps/79676.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