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工學院為江蘇省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故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淮安市。學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為本科高校,2011年9月,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成為全國服務特需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2013年4月,“巖鹽與凹土資源深度利用協同創新中心”獲批首批培育建設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014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成為“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試點高校。2016年2月,“車輛與交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現有枚乘路、北京路兩個校區,校園占地2070畝,校舍建筑面積5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3.46億元,其中各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2億元,館藏圖書145余萬冊,中外文期刊、報紙近1900種,中外文數據庫34個。現有16個二級學院及教學單位,本科專業62個,研究生專業1個,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8萬余人。擁有國家級卓越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3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類4個(含14個專業)、重點專業2個,省卓越工程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0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建設學科3個。擁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單位1個,省級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11個,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24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1個。擁有國家級淮安市大學科技園1個,省巖鹽與凹土資源深度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培育點1個,省級實驗室8個,與企業共建省級工程(檢測)技術研究(服務)中心6個。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386人,其中專任教師1061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456人,博士、碩士951人,研究生導師71人,企業導師37人,兼職博導、碩導7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培養對象3個,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1人、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0人次、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21人,市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人,市級“533英才工程”培養對象246人次。目前已柔性引進“千人計劃”、“國家杰青”、“雙創人才”等高端人才42人。
學校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開展科學研究,近三年來,共承擔國家級、省級、市廳級等各類科研項目271項,獲得省哲學社會科學獎1項,市廳級以上科技獎41項,獲批專利250項;發表論文2322篇,其中核心期刊585篇,被SCI(E)、EI、ISTP收錄461篇。
學校積極推進協同共建,與臺灣中華大學等三所高校聯合成立全國首家臺商學院,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淮工中興學院,與江蘇省社科院聯合共建蘇北發展研究院,與淮安市工商聯共建淮商學院。與江蘇省經信委、交通廳、食藥局等省直單位均有合作共建項目。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8個國家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美國西北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新加坡創新計算機學院開展了實質性合作辦學,每年有多名學生出國留學,有多名教師赴國外進修、訪學,并長期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專家學者來校任教或講學。
學校秉承“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校訓,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學生考取研究生比例10%左右,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學校獲評“全國學籍學歷管理先進集體”“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全國綠化模范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收費規范高校”,校黨委獲“江蘇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江蘇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淮陰工學院2016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為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能夠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的人才隊伍,進一步促進我校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學校誠摯地歡迎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我校建功立業。
一、引進對象及條件
(一)創新團隊
1. 創新團隊的學科領域應符合我校學科建設布局規劃需要,成員組成為3人及以上,且分工明確。
2. 創新團隊領軍人才一般應是著名學者(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青或863、973等國家重大項目主持人)或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身體健康,為人正派,事業心強,具有優秀的思想品質,有開闊的視野和胸懷;學術造詣深厚,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
3. 創新團隊成員身體健康,為人正派,事業心強,具有優秀的思想品質和奉獻精神;有一定的學術造詣,與團隊領軍人才學科關系密切。
(二) 學科帶頭人
思想政治素質好,具有團結、協作精神,身體健康,且滿足下列基本條件中的第1條和第2、3、4條中的兩條:
1. 具有正高級職稱、博士學位,年齡在 45周歲以下(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
2. 近三年主持過國家級項目;
3. 近三年獲得過省部級二等獎及以上科研獎勵(排名第一);
4. 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學科權威期刊或SCI(一區)發表論文3篇以上(可包括通訊作者身份1篇);或SSCI收錄論文2篇或CSSCI期刊論文6篇;
(三) 教授
一般不超過45周歲,近三年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本學科權威期刊發表或被SCI收錄論文2篇以上;或SSCI收錄論文1篇或CSSCI期刊論文3篇。
(四)博士
思想政治素質好,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具有副教授職稱或海歸博士可放寬到40周歲),身體健康,能從事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具有較大科研潛力,且符合附件具體條件。
1. 博士A類
(1)海外知名大學畢業,具有海外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任職經歷;或在國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過有影響的學術論文;或獲得過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獎勵。
(2)國內畢業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211”高校或學科專業排名前三高校的優秀博士。
(3)當年度我校急需引進的緊缺專業博士(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中打*號者為緊缺專業)。
(4)根據博士近年來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水平和不同學科特點,將A類博士分為兩個等級,即A類博士一檔、A類博士二檔。
2. 博士B類
(1)符合學校學科專業建設需求,勝任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
(2)在本學科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2篇以上。
(五)其他高級人才
1. 工程技術人才。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引進或聘用在生產企業、工程建設等單位擔任過技術負責人或項目管理負責人的工程技術人才,并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和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2. 雙聘人才。應具有學科帶頭人相當的條件,每年為我校完成學科建設及科研等工作任務,工作任務協商確定。具體內容見《淮陰工學院雙聘人才管理暫行辦法》。
二、引進待遇
三、考核管理
(一)學科帶頭人、教授和創新團隊
學校對符合引進條件的創新團隊、學科帶頭人和教授,注重其現有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學科背景及科研潛力進行綜合評價,按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經雙方協商同意后簽訂協議書,實行目標考核管理。
(二)博士
1. 取得博士學位正式到校工作后,直接聘任為校內副教授,如符合教授聘任條件者可聘為校內教授,聘期三年。
2. 博士實行三年中期考核和六年期終考核(具體請見《淮陰工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博士的購房補貼和科研啟動費兌現與考核掛鉤。
(三)其他高級人才
學校引進的其他高級人才按一人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經雙方協商同意后簽訂協議書,實行目標考核管理。
四、其他
1. 2016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和崗位需求信息最終以江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發布的公告為準。
2. 應聘者需提供下列材料
(1)《淮陰工學院招聘工作人員報名表》
(2)個人應聘簡歷:身份證、各級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證書、科研業績材料等復印件;應屆畢業生需提供就業推薦表和課程成績表等復印件。
五、聯系方式
應聘人員可將簡歷郵寄至江蘇省淮安市枚乘東路1號淮陰工學院人事處或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人事處信箱rsc@hyit.edu.cn。
郵政編碼:223003 聯系電話:0517—83591175 83591020
聯系人:張文亞(或與需求信息表中相關學院負責人聯系)
六、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
部門
學科
方向
聯系方式
聯系人
備注
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設計及理論
dhy@hyit.edu.cn
0517-83559041
丁紅燕
數控技術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模具設計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先進制造重點實驗室
機械工程
機械設計及理論
zw_hou@163.com
0517-83559198
侯志偉
并聯機構精確構型與應用技術研究方向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省介入醫療器械重點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工程
與生物醫用材料相關
dhy@hyit.edu.cn
0517-83559150
丁紅燕
限A類博士一檔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力學、生物材料、生物醫學測量、生物醫學成像
機械工程
與醫療器械的設計與加工相關
與骨骼、肌肉等人體構件的相關研究
自動化學院
電氣工程
dianqixi@sina.com
0517-83559070
倪偉
控制科學與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測控技術與智能系統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科學與技術
微電子學、光電檢測技術
zhangyulin@hyit.edu.cn
0517-83559803
張宇林
信息與通信工程
信號與信息處理
計算機與軟件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jszhaojy@163.com
0517-83591163
趙建洋
軟件工程
建筑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結構工程
944194836@qq.com
0517-83591177
董云
地下空間
橋梁與隧道工程
道路與鐵道工程
市政工程
防災減災及防護工程
城鄉規劃
城鄉規劃與設計*
景觀規劃與設計
風景園林
風景園林
建筑學*
建筑學
化學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水污染、大氣污染控制
guxu@hyit.edu.cn
0517-83559982
固旭
限A類博士一檔
藥物化學
藥物合成、天然藥物化學
藥劑學
藥用材料
生藥學
藥理學
體外活性篩選
省凹土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物理化學
膠體界面
chenjing6910@163.com
0517-83559056
陳靜
限A類博士一檔
材料化學工程
無機非金屬材料(側重黏土)
材料學
礦物學
省鹽化工新材料工程實驗室
化學工程與技術
精細化工、催化方向
salab_hyit@163.com
0517-83559565
周蘇閩
限A類博士一檔
生命科學與食品工程
學院
農學
分子遺傳育種
zhaoyuping@hyit.edu.cn
0517-83559126
趙玉萍
園藝
分子生物學
園藝設施栽培
園林
園林植物栽培及生理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
熱能工程
太陽能、風能
省生物質轉化與過程集成工程實驗室
生物工程
生物質能源
lixq2002@126.com
0517-83591190
李相前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藥方向
商學院
工商管理*
財務管理
zhangxb3758@sina.com
zhangxiaob@hyit.edu.cn
0517-83591183
張小兵
會計學
經濟學*
金融管理
管理工程學院
管理科學與工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管理工程與方法
fanqinman@126.com
0517-83559801
范欽滿
電子商務
工程管理*
工程項目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
物流工程、物流工程與管理、物流管理與工程
機械工程
工業工程
交通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
車輛工程
xjj741025@163.com
0517-83559197
夏晶晶
交通運輸工程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道路與鐵道工程、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英美文學
zhujianxin@hyit.edu.cn
0517-83591156
朱建新
商務英語
翻譯
數理學院
數學
金融數學
wydhyit@163.com
0517-83559053
吳延東
應用數學
物理
光電應用
應用物理學
人文學院
社會學
社會工作或社會學
wzzhg@163.com
0517-83591150
王正中
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
漢語言文學
秘書學
思政部
馬克思主義理論
ydh196644@126.com
0517-83559028
郁大海
設計藝術學院
藝術學*
家具設計
15505103668@163.com
0517-83591997
劉平
數字媒體
視覺傳達
工業設計
景觀設計
攝影
美術學(油畫、理論)
體育部
體育
籃球
1614113289@qq.com
0517-83559059
王永翔
足球
乒乓球
田徑
高教所
高等教育學
hghjb@hyit.edu.cn
0517-83591124
韓錦標
限A類博士
蘇北發展研究院
高等教育學
hxcde@hyit.edu.cn
0517-83559906
華學成
黨辦、院辦
高等教育學
83591107@hyit.edu.cn
0517-83591107
秦家沛
教務處
高等教育學
zhangqh@hyit.edu.cn
0517-83591031
張強華
說明:
1、學科帶頭人、教授、優秀A類博士引進不受計劃數限制;
2、學科打*為緊缺專業。
附件:淮陰工學院2016年A類博士引進待遇與評價標準一覽表
學科或
專業類別
博士
等級
對引進人才現有成果的評價標準
備注
購房補貼
安家費
科研啟動費
機械
電子
電氣
計算機
土木
農學
園林
熱能
數學
物理類
A類一檔
50
20
25
上一篇:《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深度解讀
本文標題:淮陰工學院2016年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hps/79066.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