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線課程的現狀
我國的網絡教育始于 1994 年實施的“中國教育科研網示范工程”,隨著“教育終身化”“學習型社會”等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網絡教育快速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就,在線課程作為網絡教育的重要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1. 精品課程
精品課程建設起于 2003 年教育部發起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指導思想是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學改革,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目標是建設成為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1] 截至 2 011 年 6 月,共建設了各類國家級精品課程3,835 門,省級精品課程 8,279 門,校級精品課程 8,170 門。[2]
2. 精品視頻公開課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繼精品課程之后,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展示我國高校教學名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方法、豐碩的教學成果,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而開設的在線課程。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3] 目前,在“愛課程”網、中國網絡電視臺及網易三個網站以“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形式免費向社會開放。
3. 精品資源共享課
精品資源共享課旨在推動高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著力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4]精品資源共享課是對原精品課程進行轉型、升級與創新,避免課程重復建設,解決已有精品課程在建設中存在的實效性不夠、參與度不高、示范性不強、影響力不大、利用率低下等問題[5] 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4. 網絡課程
網絡課程是基于 Web 傳輸的、為完成某學科或領域的教學目標而設計和組織起來的、相對完整的學習經驗體系,包括圍繞特定學習目標而設計組織的學習內容、為實施課程而設計的交互性學習活動以及為評價課程效果而進行的測評等,是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的復合體。[6] 網絡課程強調的是基于網絡的教與學的過程。
5. MOOC
2012 年以 Coursera、Udacity 和 edx 三個平臺為代表的 MOOC 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也帶動了我國在線課程的快速發展 。 2013 年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分別加入了不同的 MO O C 平臺,面向全世界提供在線課程。隨著 MOOC 的流行,以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為主體的開發團隊,基于 OpenEDX 平臺開發了“學堂在線”,于 2013 年 10 月發布,并提供在線課程教育。
網易等互聯網公司,也在積極參與引入 MOOC 模式。在網易公開課上開設 Coursera 官方中文學習社區,對課程進行翻譯,增加中文字幕并邀請中文助教入住討論區輔導學習等。“愛課程”網站也開設了中國大學 MOOC 專區、果殼網開設了 MOOC 學院,過來人網站與知名高校合作開設了大學 MOOC 課程等,國內的 MOOC 課程開始快速發展。
比較方法與評價指標
針對我國目前在線課程的發展現狀,本文借鑒國家網絡課程、精品課程等評價指標,制定了以下評價在線課程的指標。評價指標分為網絡平臺、參與人員、學習資源、教學過程、交流互動、在線評測 6 個一級指標。其 中,參 與 人 員 又 分 為 參 與 人 群 、教 師 角 色 2 個 二 級 指 標 ;學習資源又分為課程目標、教學視頻、教學課件、參考資料、實踐教學 5 個二級指標 ;教學過程分為教學方法和手段、學習活動組織、教學管理 3 個二級指標 ;交流互動分為媒體界面的交互性、學員交互、教師的參與程度 3 個二 級 指 標 ;在 線 評 測 分 為 測 試 和 學 分 與 證 書 2 個二級指標。由于評價指標不同,比較的方法也有差異,總體思想是從有利于學生進行在線學習的思想出發對各在線課程進行比較。
各種在線課程的對比
根據教育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要求,精品資源共享課是在精品課程建設成果基礎上,經科學規劃 、合理布局 、優化結構、轉型升級而成 。 其中,2012 年、2013 年的工作重點,即開展原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3] 因此后文統一稱 為 “ 精 品 課 程 ”。
1. 網絡平臺
網絡平臺不僅直接影響著在線課程能夠實現的功能,而且也影響著網絡課程建設的復雜度以及使用者操作時的易用性、友好性等。在線課程的網絡平臺可以分為建于校園局域網環境中基于教學管理平臺的校內網絡課程平臺,以及面向公眾的互聯網平臺。
在線課程所使用的平臺多種多樣,有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開發的,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以及各大網站的MOOC 平臺;也有使用商業化的教學管理平臺,如高校中使用的 BB 平臺等 ;總的來說,各平臺都實現了課程信息的發布、資源共享等在線課程的基本需求,但在功能的完備性、擴展性、交流互動、在線測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是精品課程發布平臺,其功能相對較少,沒有交流互動等功能模塊 ;網絡課程、MOOC 課程等由于需求的不同,其平臺實現的功能較多,如學生學習情況的跟蹤記錄,師生的交流互動、答疑、在線測試等功能都能夠實現。
2 . 參與人員
上一篇:【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排名】撫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特色專業
下一篇:宜賓:“四大片區”貧困縣鄉村教師每人每月最低補助400元
本文標題:在線課程分析與比較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jgs/7908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