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만”的用法
1) 直接附于體詞后,后續“크다(大)、길다(長)、좋다(好)、못하다(不如)……”等形容詞,表示程度的比較。作賓語。如:
추위는 어제만 못하다. 不如昨天天冷。
래일 가는 것은 오늘가는 것만 못하다. 明天去不如今天去。
2) 直接附于體詞后,后續“하다”,表示程度、大小等與另一事物一樣. 主要作謂語(合成謂語)。如:
그긋은 크기가 첫째것만하다. 那個大小與第一個一樣。
인구가 중국만하게 많은 나라는 세상에 없다. 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人口像中國一樣多。
“듯이(듯)”的用法
“듯이”常省略為“듯”。
1) 用在謂詞定語形后(這時保有定語時制原有的時制意義),或直接用在謂詞的末尾(這時超越了時制意義),表示不肯定語氣,相當于“好像……似地”、“似乎”的意思。作狀語。如:
그는 노한듯(이) 주먹을 불끈 쥐었다. 他好像發怒似地捏緊了拳頭。
오늘은 비가 올듯 눈이 올듯 구름의 변화가 많다.
今天云彩變化很大,似乎要下雨,又好像要下雪。
表示比喻,相當于“好像……似地”、“似乎”的意思。
비가 물퍼붓듯(이) 쏟아진다. 下起了瓢潑(似的)大雨。
탄환이 비발치듯(이) 쏟아진다. 子彈像雨點似地傾瀉著。
2)表示實際并非如此而自以為如此或裝成如此的樣子,相當于“好像……似地”、“似乎”的意思。
여우는 친한 벗인듯(이) 웃으면서 살금살금 수탉에게로 다가갔다. 狐貍裝著是好朋友的樣子,笑著悄悄地接近了公雞。
還能以“련듯”“런듯”的形態直接附于名詞后。如:
친구들은 한집안식구련듯 웃음꽃을 피우면서 이야기를 나누고 있다. 朋友們像一家人似地邊笑邊談。
為了加強語氣,有時還和添意詞尾“나(이나)”搭配使用。意為“就像……似地”。如:
그는 마치 연설이나 발표하듯이 그 이야기를 한시간을 하였다. 他就像發表演說似地講那個故事講了一個鐘點。
아이들은 명절이나 맞는듯이 새옷을 입고 하루를 즐겁게 놀았다. 孩子們就像過節似地穿上新衣,高高興興地玩了一天。
“채”的用法
1) 直接用在體詞后,表示“按照原樣全部”的意思。后面可加“로”。作狀語。如:
고구마를 껍질채로 삶았다. 白薯連皮煮了。
2) 用在動詞定語形“ㄴ(은)”后,表示“保持原狀態,進行另一動作”的意思(這種做法往往與一般情況有所不同)。作狀語。如:
아이들은 놀이감을 안은채 잠들었다. 孩子們抱著玩具睡著了。
그는 눈을 감은채 걸상에 앉아있다. 他閉著眼睛坐在凳子上。
'발"的用法
用于地名或表示時間的體詞后,表示火車、飛機、船等的出發地點和時間。作定語。如:
例1) 2시20분발 급행렬차. 二時二十分開出的快車。
例2)상해발 렬차. 由上海開出的列車。
例3)북경 10월1이발 신화통신. 新華社北京十月一日電。
韓語學習考試交流群:72377096
編輯推薦:
韓語語法學習:韓語語法難么
如何自學韓語篇
韓語語法學習:最常用韓語表達語法分析
上一篇:中國的兩種主要韓語考試
下一篇:TOPIK考試常考韓語俗語05
本文標題:韓語考試TOPIK常用語法(3)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xiaoyuzhong/hy/8067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