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中藝術班學生每一次校園演出都很精彩。長沙晚報通訊員 趙昌勝 供圖
星辰在線4月20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岳霞 通訊員 趙昌勝)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這是值得每一個教育者關注和思考的永恒話題。長沙市第十一中學的教育者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認為教育培養的應是“陽光靈氣、文質兼美”的人,而他們努力踐行的正是“美的教育”。
“美”,在教育中似乎是個縹緲的詞,在十一中它卻可感可觸,美的校園,美的課程,美的課堂……“我們用美的教育點亮學生美的人生,讓學生既能全面發展,又能彰顯個性。”十一中校長聶庭芳表示。
美的校園
古典現代巧妙結合,自然人文完美統一
草長鶯飛的春天,也是十一中校園最美的季節,重瓣櫻花在操場邊開得燦爛,風吹過,花瓣飄拂在圍著操場跑步的少年身上。
“校園是教育的一部分,一草一木是辦學信念的體現。冷漠的校園不可能培養出充滿愛心的學生,也不可能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學生。”這是十一中人共同的教育觀。十一中校園,沉淀著110年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榮光,典雅精致,光彩熠熠,儲存著學子的青春記憶。
2015年,投資7600萬元的第二教學樓、綜合樓和能容納1000人的學生公寓正式投入使用,校園提質改造基本完成,校園布局更加合理,教學設備設施達到全省一流水準。近幾年,學校先后投資近4000萬元優化藝術教育硬件設施,目前擁有全省最先進的專業音樂廳1個,交響樂、民樂、舞蹈專業排練廳各1 個,專業琴房52間,專業音樂教室8間,專業畫室8間,這些硬件設施的建設為藝術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此外,學校還注重打造“第二校園”,先后建立兩個音樂實踐基地(湖南藝術館、湖南歌舞劇團)和三個美術實踐基地(婺源、銅官、沅江),既為學生提供了體驗平臺,又豐富了學術氛圍。
妙境育英才,美的校園為十一中師生創造了一個工作、學習的良好環境。
美的課程
校本課程豐富多彩,自主管理蔚然成風
為培養“陽光靈氣、文質兼美”的學生,十一中打造了一套“美的課程體系”。
課程是實施“美的教育”的重要載體,學校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和發展階梯,將課程劃為三個層次: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實踐課程。在此基礎上,學校加大了校本課程的開發力度,其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有三類:針對藝術班,開發特色鮮明的專業課程和文化課程,自成一派,獨步海內;針對文化班,開發藝術選修課程;針對全體學生,開發信仰教育課程和生涯規劃課程,服務學生終身發展。“讓藝術屬于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學生均有一門藝術特長”是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目前基本形成了“藝術常規課—藝術選修課—藝術專業課”這一金字塔形的高中藝術修養培養體系。
學校設計開創性的系列主題學生活動,體育節、藝術節、社團節、科技節等活動精彩紛呈。引導學生自主組建了電影社、戲劇社、音樂社等40多個學生社團,其中音樂社是全省知名學生社團,每學期參與社團活動的同學超過1600多人。音樂社有每期一次的專業匯報演出和各種校園音樂會,美術社每月都有校園畫展。豐富的主題活動和社團活動成為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
校園都由學生做主。學校建立三級學生干部管理團隊,學生會主席兼任“校長助理”,全面推進“學習小組自主管理模式”,成立食堂自治管理委員會和學生代表大會提案監督委員會等。學校所有大型活動如運動會、校園歌手賽、元旦文藝匯演、教學樓的文化布置、午休管理等均由學生主持負責,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的能力,真正實現“我的校園我做主”。
美的課堂
課堂改革返璞歸真,自主學習各美其美
學校堅持生態智慧的課堂教學改革,提倡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遵循生態觀、生活觀、生命觀,體現實踐性、倫理性、創造性,最終形成民主平等、自主合作、探究生成的課堂形態。
2012年,學校申報并著力研究《特色高中“學案導學,四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省級課題,理想是“返璞歸真”,讓課堂洋溢生命和審美的光彩,讓師生過一種樸實、健康、本真的課堂生活。具體而言,一是不斷完善導學案(三案合一,嘗試分層),建立了文化班、藝術班、學業水平考試、高考等多類型的系列學案;二是通過常態公開課、青年教師競賽課、高級教師示范課、督導調研課、同課異構課、市級研討課、走出去聽課、請進來評課、看課等方式,關注課堂文化,提升課堂效率;三是繼續創新學生的學習方法,即“以合作型學習小組為主的四過關方法”;四是全面落實精細化管理,十一中校長和書記經常推門聽課,去年全年各聽課100節以上,校長、分管副校長均在一線兼課。學校每天進行教學常規巡查,每周進行質量抽查監控,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每兩周一次教學常規通報,每月舉行年級教學分析會,每學期兩次校級質量分析會。同時,強化年級調研和學情訪談的有效性,對問題班級進行集中訪談,及時反饋。
“學案導學,四位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多方面多角度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營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學習氛圍,提高了課堂效率,并為學校實現由“模式研究”向“內涵發展”的轉變提供了契機。2015年,該課題結題,獲得省市專家的高度評價。2015年,學校獲得市教學常規檢查一等獎。
美的教師
名師云集百家爭鳴,校際合作攜手共進
課堂魅力源于教師魅力,教師素養決定課堂文化。
十一中有一支“博學善教,藝文兼美”的教師隊伍,現有研究生學歷教師(或在讀)48人,全市學科專業理事以上教師29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0多名,國家和省、市級骨干教師60多名。近年來,教師共參與教材或專著編寫36本。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近10人次在全國、全省教學比武中獲一、二等獎,在長沙市“星城杯”教師技能比武中獲團體第二名。每學期組織的教學滿意度調查中,有近一半教師的滿意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