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出臺,湖北“新高考”將在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正式實施,今年讀初一的湖北學生屆時英語高考將由社會考試機構組織實施,可以一年參加兩次考試取最高成績計算。同時會取消傳統的文理科局限,在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之外,考生可以自由選擇三門選考科目。高考錄取也將取消學校之間的人為等級劃分,給特色學校以更大機會。
在“新高考”改革論壇上,湖北省“新高考”改革的設計者、省教育考試院高考辦公室主任胡向東以“新高考改革與中學應對”為主題,闡述了本輪高考改革的主要內容和高中教育的應對。胡向東表示,本輪高考改革的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多”,即“標準多元,形式多樣,考試多次”。他建議高中教育應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輔導,并開設相關課程,以幫助學生獲得最佳的職業選擇、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職業規劃與事業愿景的統一。
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覃紅從“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的使命與責任”角度,暢談高校招生及人才培養面臨的“新”課題。他認為新高考改革要“先‘知’而后‘行’,先‘研’而后‘動’”,應及時調整高校招生機構的功能和定位。
作為考生家長,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王洪才教授深有感觸:“我的孩子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前兩年聽說高考政策要調整時,很緊張、很憂慮,不知道風險有多大、是禍是福?”王洪才教授結合自身研究從“高考改革與中學教育教學”的視角,暢談目前的應試教育與理想的素質教育之間的協調與統一,他認為“如果學生找不到學習興趣,他的學習動力是不會提高的,學習成績也不會穩定、持續的提高;學生認識興趣就是認識自我,認識了自我,發展就有方向、就有動力。”
長江大學校長謝紅星表示,無論高考怎樣改革,它最終要解決的問題是為大學選拔優質生源,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當前大學的職能只注重向后延伸,注重與用人單位、科研院所、政府、企業的合作,建立了政產學研用聯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解決了就業創業的問題。但今后大學的職能還要應該向前延伸,加強與高中的交流與合作,確保大學獲得充足和優質的生源。
在論壇交流環節中,長江大學副校長鄭軍、沙市中學校長熊禮才、宜昌市一中書記蔣涵丹、襄陽市五中書記、校長曹榮葆等教育菁英們暢所欲言,探討了高校人才培養改革探索與實踐和新高考背景下的文化浸潤等關切的話題。
下一篇:廣東高考預計6月25日放榜
本文標題:湖北百位中學校長相聚長江大學探討新高考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gaozhong/7843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