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經您一點撥,我們的思維是發散的,當時很多人只是盯著一個點了,沒有真正發散自己的思維。您坐在這兒之前,我們拿到了比較新的我們做的調查,在新浪微博上,第一份你認為的最想寫的高考卷子是哪一套,最奇葩的作文題、最難寫的作文題,最高大上的作文題,您猜一下?您覺得哪個省份名列前茅?
王大績:我不猜了,剛才已經說了。
主持人:是安徽。我看到題目的時候有一點蒙,我也擔心考生能不能詮釋出來,劇本修改誰說了算。您覺得對于考生來說,跟我們的生活是近的嗎?
王大績:盡管說表演藝術這件事對很多同學是比較陌生的,但是生活里面類似的事情是很多的。
主持人:比如說?
王大績:比如說學校定了一個制度,一個規章、制度。這個規章制度可能到某個班里面出現了變化,老師、同學們執行的時候,可能根據班里面的情況做了改動,制度的嚴肅性不可更改性是我們要注意的,是不是也存在可以變動的方面。北京自主命題的時候考的是規則,規則是重要的是必要的,但是規則是在變動的。我最近看了一個新聞也是,一個殘疾人,他要進一個店鋪還是車站,門戶問他要殘疾證,他說你看我,還需要殘疾證嗎?門戶說我只看殘疾證,網上一片罵聲。趙忠祥要進中央臺的時候,沒有證件不讓他進,他認識不認識?認識。我去美國的時候帶學生們去參觀,進門的時候給一個手環,你可以免費喝幾打啤酒,我就和負責戴這個環的人開玩笑,你看我像未成年人嗎?女孩說我得看你的護照。這個事件是類似的,你說沒有殘疾證就一定不讓他進嗎?這也需要我們權衡考慮的,是不是可以有變通的變化。怎么把這個劇演好?但是這個劇是舞臺劇,但是生活的劇怎么演好我們需要實事求是對待。對于劇本能不能改變這樣件事,沒有一定之規,中間又不能沒有規矩,好像這個題說的特別像上海這個題。
主持人:上海是穿越沙漠和自由。
王大績: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這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必須穿越這個沙漠,又不是自由了。這一點也是一樣的,這個題是相通的。劇本能不能改,也有你的自由,但是你說隨意改沒有一個邊際就行嗎?也不行。這里面有一個模糊的界限,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怎么做溝通。
主持人:你那么說,重慶的租房跟這個差不多,需要的是一個合同。
王大績:都差不多,都是反映生活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北京的老規矩也是,這個規矩沒有了,是不是還要要它,我們看到了很多沒有規矩的事情,是不是老規矩需要重溫它。顯然這個老規矩,它是老規矩帶來的,老規矩在執行中是不是出現問題了,才不能持久,所以老規矩是不是需要變通。這需要實事求是看待,一個學生能夠認識這個問題,是我們要做的,他能夠認識自己,在復雜的生活里面做盡可能正確的選擇,而且還能調整自己的認識。他才能逐漸的走上我們希望的人生的正確的路。
主持人:每一年在語文作文結束以后,高考作文,無論是媒體、大眾都是在討論的,每天晚上刷微博,我看到您的微博有很多人留言,大家都在討論作文的事情,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想,每一個省出的作文題目挺奇葩,讓人關注。有時候我們想他們出作文題的目的是為了考驗學生們,還是為了博取大眾的眼球,這是值得我們懷疑的地方。
王大績:網友們覺得奇葩,可能是窗子開的樣式有一點新鮮,人們習慣是方形的,現在是桃形,你通過這個窗子往外面看是一樣的,都是廣闊的生活。
如果說一個學生一個井底下坐著,老想創新,只是坐并觀天,永遠是頭頂上一片天空,如果他能夠認識到作文不是一個答題,是展示思維的窗口的話,只要提高他對生活的認識水平,具體問題不在話下,他不再關注窗子是什么形狀,而是關注外面。大家覺得奇葩是表面形式,我們作為一個語文老師不是看這個,我們看它清晰不清晰。
作為一般的題目無所謂,作為高考作文題不清晰閱卷很麻煩,什么是最佳利益,什么是最佳角度,這沒辦法了。按理說作文題目,本來的意圖給學生廣泛的天地,結果閱卷里面必須得裹上。教學包括老師在內,全部的注意力就放在題目上,明年會出什么題,會怎么樣,我怎么樣叫學生背材料,怎么準備。我們只要把作文題目出的很清楚,才能擺脫這個,把注意力放到學生的自我建設上,一個學生提高對生活的認識水平,生活品位這才是最關鍵的。
主持人:當一個語文老師真的好累,每一年都要面對很大的壓力,每一個省份出的題真是防不勝防。
王大績:老師的認識水平也要提高,生活在變化,老師沉在井里面那哪行,你要面對生活,面對風云的變化。
主持人:我知道您對于學生們寫作文,不是特別推崇說一定要做出一個標新立異,跟別人不一樣的見解沖一下作文,你覺得這個不太安全,但是也有人反映說,不標新立異沖一下,怎么能出來?
王大績:作文必須得有新意才行,別人說過的我們不說。但是我們得知道這個新意是怎么出來的,在什么基礎上生成。想讓讀者或者說閱卷人覺得新,怎么樣讓他覺得新,只能守舊,他們自己最熟的事情,讀的人才能覺得新。我想新,結果老出錯了。咱們和一個足球迷聊天,不出幾句話談到足球,我們有時候老師在一塊,一定變成語文教學研討會,大家都談自己最熟的時候,昨天坐在這個位置,只談語文、作文,我也想出新,別談語文了。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請我談,讓我談周口平墳事件,一次讓我談朝鮮核武器實驗,如果叫我談作文,我一定去,因為這是我最熟悉的事情。我說出來的想法可能對公眾、網友們有一些啟發,才會是有意義的事情,不是說什么都不知道,能夠信口雌黃。從生活的認識是相通的,我自己要談一定是談最熟悉的,作文題目18個,一定能夠和生活里面我們熟悉的建立橋梁的,作文就是這么回事,作文題目和我的原地搭上一個橋梁,一個思維和認識的紐帶,你把這個模糊化了,不需要搭這個橋了,寫什么都行了。這確實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主持人:您說的非常對,關于作文還有一個問題,我看的比較久的題目是新課標全國一卷,兩人過獨木橋,我沒看出來考察點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