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每晚去一個課外班,周六周日每天去兩個。寒暑假報了補習班……這是一個9歲女孩的課外生活。
10月26日,新文化記者在長春市三所小學內發放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134份,得到的結果約略能讓我們看到———孩子們的時間,究竟去哪兒了?
9歲女孩感嘆
上了三年級之后就更忙了
周思彤今年9歲,小學四年級學生。25日是星期天,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公交站點等車,去作文輔導班上課。之前,她剛上完一個英語補習班。
周思彤說,從上小學開始,7點從家出發去學校,下午三點半放學;氐郊伊⒓磳懽鳂I、吃飯,晚上六點,要去課后班上課,回到家就是晚上8點多了。第二天,繼續這樣的循環。
到了周末,每天至少要參加兩個輔導班。回到家之后,完成學校的作業,接著還要寫課后班的作業,以及爸爸媽媽留給她的口算、生字、英語單詞等作業。全都寫完了又到深夜了。奶奶說,周思彤現在參加了四個輔導班,作文、英語、書法和奧數,周一到周五每晚去一個,周六周日每天去兩個。
“上了三年級之后就更忙了,爸爸給我買了很多練習題。”周思彤說,就連寒暑假,她都像上班一樣忙,“爸爸給我報了一個補習班,早上8點去,下午4點半放學,補習班老師會教我們下學期的課,還會布置作業。”
幾天前,周思彤搬家了,也轉了學。她想回到之前的學校,和老師同學們告別,可卻一直沒有時間,“我的橡皮和座墊忘在了原來的學校,同學幫我收起來,我都沒有時間去取。”說到這些她很委屈,“我很想和好朋友一起玩,看看電視、去游樂場,可是從開學到現在,我一次這樣的時間都沒有。”
建議:
增加鄰里互動讓孩子多和小伙伴相處
參與采訪的幾位小學老師都表示,他們已盡可能地把給孩子們的課后任務減到最輕,但仍無法改變孩子們課后時間的忙碌,“很多家長(微博)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還有就是希望孩子多學習一技之長,也害怕孩子在一些方面落后,從而喪失未來的競爭力,只好去給孩子報這樣那樣的補習班,布置各種各樣的作業。”
看到孩子們填寫的調查問卷,吉林省教育學會中小學(微博)德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郝淑霞感嘆,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封閉,導致現在的孩子在家沒有同齡的玩伴,走出去玩又沒有安全保障,而父母的工作壓力大,很少有時間陪孩子玩。所以,就算孩子有時間,也只能獨自待在家里,與書籍或電子產品為伴。另外,社會生存壓力、升學和就業壓力都在與日俱增,社會保障缺乏安全感,家長們就只能拼命地給孩子報班、留作業,把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的。
郝淑霞建議,想讓孩子們有更活潑有趣的課外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鄰里之間能夠增加互動,家長們努力去改變家庭單獨教育孩子的方式,從單個家庭教育走向家庭聯合教育,這就需要家長們多多溝通,為孩子們多和同齡的小伙伴相處提供條件。
上一篇:語文教學有關大學畢業論文,與小學語文改革相關論文范文文獻
下一篇:郭建蘭:執著的文化追夢人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zuowen/xiaoxue/79664.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