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樣在外界聽聞格外高大上的組織,對比這兩類企業,主要是為了給財務人提供一個參考分析。如果以后在職業發展道路上碰到類似情況,不至于茫然不知方向。
【一】繁忙程度
好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會計師事務所crazily busy,銀行不能說是清閑,只能說是比較正常。事實上確實如此。
審計部有忙季和淡季,忙得時候天天熬夜到2,3點,沒有周末,有時候從一個城市直接飛到另一個城市,在家一天都住不了。淡季的時候很閑,膽子大的不去公司都可以,去了也可以自己看書什么的。
所以審計部的好處是:忙得時候掙錢掙假期,閑的時候是復習考試得好時機。
稅務部沒有明顯的忙季和淡季,但是一直會很均勻的忙,連續工作到十一二點也是常有的事。
其實在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在稅務部,忙不忙和個人性格也是很有關系的(審計部沒有選擇,一定會忙),也就是說,總的來說會計師事務所很忙,但是也有些人是可以幾乎天天按時下班的。
通常作associate,是公司里級別最低的,也就是說公司里所有的人都可以讓你幫他們干活,不過不管是經理還是senior,都會和你很客氣的說,“你有時間嘛,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這個時候,心軟的人即使自己已經忙的要死,也會答應下來,這樣苦的是自己,很可能連加班費都沒有。有些人就會說自己沒有空,經理和senior們通常也不會強求。有些很強硬的associate會死活說自己忙,不接新活,以保證自己可以按時下班。
不過如果總說自己忙,別人就不太再會把工作交給你做,evaluation的時候就要自己掂量了。
所以如果想做top performer, 拿top pay,以后有機會升經理,就要努力表現,也就很可能是最忙的。當然top pay不是看誰最忙,吃力不討好的也有的是。
外資銀行在這一點上沒什么可說的,通常7點的時候已經沒什么人了,7點半回家可能就是最后一個了,大部分人可以6點多下班(假設5:30為下班時間)。而且在8小時工作時間之內,也沒有會計師事務所那么緊張,通常可以悠閑和優雅的工作,不用像會計師事務所那樣打仗一樣的工作。
【二】人員構成
1)男女比例
這一點上外資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幾乎一樣,都是女多男少(大概男:女是1:3或4),但是級別越高,男的越多(唉,真不公平),最大的老板就幾乎全是男的了。相對來說,普華算是男性最多的。
2)員工年齡
因為都是外企,所以都以年輕人為主。相比之下,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員構成更為年輕。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升一級,如果到senior兩三年還生不成經理,估計就要走人了,再加上還沒到senior就辭職的,會計師事務所時時保持著年輕人為主。同時因為本身四大進入中國的時間并不很長,所以三十五歲以上就算是大齡了,而且都是以級別高的manager和partner為主。
銀行相對年齡跨度大一些,雖然也是大部分年輕人,三十好幾還做staff的大有人在。因為銀行并不希望員工離開銀行,所以員工本身沒有太大的離開公司的壓力,加上工作并不太繁忙,工作時間長了的員工也并不很愿意離開銀行。
3)員工級別
會計師事務所:主要是associate, senior, manager, partner
德勤在associate 和 senior 之間還有一個consultant的級別,必馬威是associate三年,之后就是assistant manager,實質上是senior,assistant manager二三年后生manager。manager有大有小,與業績和做經理的年頭有關。但是不同級別的manager都是manager,都是report給partner,除了工資的差別,并不存在管轄關系,也就是說最大的manager也沒權利管即使最小的manager,除了senior manager,所有的manager在對外的title上都一樣,都是經理。
外資銀行:staff和executive
staff是一般的職員,但是staff又分好幾級,要一級一級得升。executive就是一般所說的經理,有權簽字和作決定。但是executive的級別分得非常細,不同級別的經理直接存在的管轄關系,一級管一級,級級相扣。
4)外籍員工
外資銀行和會計師事務所一樣,雖然母公司可能是歐美的,但是其實大部分大陸的公司都是香港來管,因而大老板一般都是香港人,大的老板全是外籍,中方員工很少。這里的外籍指的主要是香港人,有一些東南亞的。歐美外籍也有,但是很少。
四大來說德勤的外籍最少,因為德勤德全球戰略之一就是localization,因而相比之下,員工升值做經理和合伙人的可能性更大。安永有很多香港經理。普華的香港和東南亞經理也很多的。
【三】收入
我想可能大家比較知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工資情況,但對外資銀行的工資狀況不特別了解。
1) 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的基本工資不算高。特別是前兩年,通常沒有一般好一點的外企高。
審計部的工資加上加班費和差補,忙季的時候即使第一年的員工每個月拿一萬多也是很普遍的,不過真的是拿大把的青春換來的。我知道有些在前aa工作不到兩年的員工,就已經在四惠買房子了。所以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部工作,掙錢這方面還是很吸引人的。
稅務部拿死工資,沒有什么額外的收入,因而掙的算是少了。
但是我個人覺得會計師事務所的senior級別的基本工資算是高的了,一般基本工資有一萬多。跳槽過來的senior如果有本事,和老板談個月薪兩三萬也是有的(趕上經理了,不過這種情況較少)。
2) 外資銀行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人會覺得外資銀行是一個高工資的地方,事實上外資銀行的薪水是比會計師事務所少的。不算加班等收入,僅僅工資這一項,外資銀行級別較低的經理還沒有會計師事務所的senior(特別是senior ii)拿得多(不過也沒有會計師事務所那么忙)。一般的staff和會計師事務所的associate的基本工資差不多。
3) 加班費
會計師事務所的加班費不一定是加幾個小時班就有幾個小時的加班費,下班后的工作到底多少能算作加班拿加班費,要看為什么客戶加班,這個客戶給的服務費多不多,也要看這個客戶的經理手松手緊,會批多少加班(因為員工的加班是要直接作為主管經理的成本的,因而有的經理并不希望員工經常加班,所以是否愿意批準員工的加班大家就自己推理吧)。
據我所知普華的加班基本是加多少拿多少(不過好像普華的senior就沒有加班費了,記不太清了);畢馬威以前還可以,現在據說有了新的加班政策,加班的總小時數減20為實際的發到手的加班費,也就是說每個月加班少于20小時不算加班,加班如果50小時(前提是經理批準過的),最后發30小時的加班費,反正是加班比以前嚴了;德勤就更別提了,全看客戶了,加班很沒保障,安永的情況不太清楚。
外資銀行這點最好,加班幾乎全是加幾個小時拿幾個小時的加班費。員工加班到7點鐘,這種在會計師事務所根本算不上加班的加班,在外資銀行也可以照實拿加班費的。因為經理是沒有加班費的(事務所的經理也一樣沒有),所以有的級別高的員工加上加班費,有時掙的比級別低的經理都多。
4) 出差補助
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部員工,出差補助是一項很大的收入,但是這項收入現在也縮水了。
以前畢馬威是一天180,現在好像是160,普華德勤什么的是150/天。以前是不管客戶是否管飯,一般都是160或150每天給,現在變成如果客戶管飯,就要160或150減去飯費才算差補。以前的aa是出差一定住當地最好的酒店,現在也是本著節約的原則了,可能有4星就不住5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