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面說的,審計工作的本質(zhì)就是審查會計報表的真實性等,而外資銀行是分析可否答應客戶的要求,答應后就去完成一系列的操作,也就是說這兩種工作都不需要給客戶出主意告訴客戶該怎樣做,而是按照規(guī)定或者客戶的要求去做,因而程序上的東西比較多。
其次,我覺得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比銀行要嚴謹,因為純粹是靠人力資源掙錢的服務性公司,所以任何提供給客戶的東西都是力求完美,不出任何差錯(所以呆久了神經(jīng)會變得很脆弱),起碼經(jīng)理是這樣要求的,做錯了即使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損失,也會挨經(jīng)理說的。而銀行基本基本上是銀行與客戶的之間的交易,所以雙方都好商量,時間久了和客戶就熟了,更加可以在做事情時有所商量。不過在計算收入時,每個公司都是最細致和最有原則的。
【五】同事關系
1) 會計師事務所
事務所每年都要招上百十來人(稅務部比較少,但每年也有20左右),又因為事務所是一年一evaluation,一年一升級。這種關系很像是上學的感覺,同一年招的就像是同一年級的同學。第一年就是一年級,之前進公司的同事誰都能找你幫忙做事,到了第二年,同一年招進來的人一起升級,新的員工招進來,二年級的就可以讓一年級的幫忙干活。如果哪年有人沒升上去,就像是留級一樣,你說那個人還會不會留在公司呢(不過除了senior升manager,下面的升級一般都沒什么問題)。
同一年招進的員工關系都很好,差不多都是一屆的,一起培訓,一起學習熟悉公司情況,一起挨客戶和老板的罵,一起發(fā)牢騷。而且在級別低的時候,不涉及什么利益沖突,感覺真的像同學關系一樣,沒有什么在校園里聽說的工作時勾心斗角,還是一樣的天真爛漫。同一事務所同一年招進的員工,很多都在校友錄上建立了班級。
級別升到senior之后,由于人員構成就不那么一致了,有從下面升上來的,有留學回來和跳槽過來直接做senior的,而且為了升職做經(jīng)理,同一事務所的senior也會互相明爭暗斗,爭奪好的大的客戶什么的。經(jīng)理之間的競爭就更別說了,內(nèi)斗就很厲害了。
對了,審計部經(jīng)常出差,出差的時候很可以增進友誼的。另外,審計部因為有時候太忙了,可能senior,manager因為太忙了,也沒時間爭來爭去的。但是高級別人的事情誰說的準呢。
2)外資銀行
外資銀行的同事關系和一般的外企沒什么不同,因為員工是隨時招進來的,沒有會計師事務所那種規(guī)則的整體的招聘(每年也會固定找?guī)讉trainee,但因為數(shù)量較少,不代表主流),所以同學一樣的甜蜜關系是很難形成了。大家也在一起吃,一起笑,但是那種大家一起奮斗,一起吃苦的感覺好像沒有了。
不過因為外資銀行分工非常細,很多部門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同一級別做同一件事情的人并不太多,而且升級和在銀行工作的時間長短有一定關系,再加上沒有升不了經(jīng)理走人的壓力,因而內(nèi)部競爭好像也沒有會計師事務所那么激烈。
3)相同點
相同的是事務所和外企都是外企,有著一般外企的“性格”,老板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很融洽,見面叫英文名字就行了,一般情況下,老板和員工說話也很客氣,都是以互相幫忙來讓員工做事,等級觀念有,但是一定比國企淡些(當然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員工出錯的時候,老板就絕對是老板了)。
【六】對英語的要求
都是外企,所以英語都是公司內(nèi)部的第一書面流行語言,發(fā)個通知什么的,員工內(nèi)部email說個什么事,經(jīng)理布置任務,反正幾乎所有的書面文件都都用英語?谡Z一般沒什么機會說,除非你的老板是外國人,或者你的客戶的聯(lián)系認是外國人,否則都是中國人,就沒必要說英語了。但是對于書面英語的要求,還是有一些差別的:
1) 會計師事務所
審計部的內(nèi)部email,報告等也都是英文,但是因為會計憑證很多是中文的,函證也常常要發(fā)給內(nèi)資企業(yè),最關鍵的是,國內(nèi)要求審計報告從會計報表到注釋都必須是中文的,所以相比之下,審計部對英語寫作的要求是最低的,寫的東西一般有內(nèi)部format,比較標準化,不會經(jīng)常寫長長的英語report。
稅務部對英語寫作要求很高。associate通常要幫senior draft email, draft report,draft almost everything。一方面經(jīng)常要幫senior把晦澀難懂的新法規(guī)范譯成英文,另一方面由于有咨詢性的工作,要把咨詢方案用英語寫成報告提交給客戶?蛻舻膯栴}各不相同,寫的報告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有些技術含量,一些稅務財務專門用語,經(jīng)常是寫到最后頭昏腦脹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說的是什么了。我想說的是做到稅務部的senior,英語寫作絕對是過關的。
總之,不同的級別,從associate到manager,對英語寫作的要求都很高。
2) 外資銀行
對英語的要求就看不同的部門,不同的職位了。有的部門只需知道自己那個部門的一些英語就ok了,有的部門只需讀懂,沒有特別多寫英語的機會,但是有的部門是全部書面英語交流的,譬如幫老板做一些research之類,要寫成英語的report給老板的。
與事務所的不同是,staff不會幫忙起草report,而全是由經(jīng)理獨立完成。因而外資銀行對經(jīng)理的英語要求很高,但是對staff的要求一般,至少staff不用用英語寫又長又復雜的report。
3) 個人感想
我覺得不管是事務所還是外資銀行,工作之后沒有人會去在意你一個介詞用的對不對,拼寫是不是全對,重要的是寫出來的東西要讓人看得明白,要是條理清晰,有邏輯和流暢的。感覺上在一個部門呆久了,就只會說行業(yè)相關的英語了,其他領域的英語基本就不會寫了。但是我覺得不管在事務所還是外資銀行呆幾年,看很多頁的英文材料應該是沒問題了。語言像一種習慣,至少外企是可以培養(yǎng)這種習慣的地方。
【七】工資之外的福利
總的來說外企在福利上和國企是天上地下的,都沒有太多的福利給員工。相比之下,可能外資銀行的福利會稍微好一點點。
1)會計師事務所
有人說會計師事務所是勞動密集型行業(yè),至少對于associate來說,老板是不怎么care員工會不會辭職的。因而逢年過節(jié),事務所通常沒有什么太多的表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事務所都是合伙制的企業(yè),省下來的左右的錢都是老板自己的,所以可能比較那個......
每年會組織員工去玩一次,通常是近郊,一個周末住兩天那種。
2)外資銀行
當然外資銀行也就那么回事,也只是端午節(jié)發(fā)個粽子之類的,有時候發(fā)幾張電影票,也聽說過渣打的老板心情好,請全體員工喝星八客,匯豐的老板心情好,請全體員工吃冰激凌之類的,雖然都是不值什么錢的東西,但是至少讓員工覺得老板還是想著員工的。最近因為sars,為了增強體質(zhì),匯豐每天上下午各做15分鐘的操,這是會計師事務所沒有時間做的。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caijinglei/swshi/79482.html,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