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人社局調查,雖然我市高技能人才培養人數連續4年突破萬人大關,高技能人才已逾10萬人,但目前高技能人才仍不能完全滿足我市企業轉型的需要。特別是對一些新興產業而言,如先進制造業里的中車、南洋船舶的焊接技能人才,以及機電一體化、3D打印的技能人才和現代服務業的跨境電商、旅游、養老服務業技能人才等。
宋巖表示,接下來先摸清家底,搞清“江門最缺哪些人才”,然后再解決“怎么培養、誰來培養”的問題。該局準備依托省(江門)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以下簡稱“實訓基地”),調查、研究江門市職業培訓情況,并及時發布需求信息和技能人才現狀,引導我市職業技能培訓。宋巖介紹,我市已經建立職業培訓聯盟,計劃在中心城區形成“一地四校”(一地:實訓基地,四校:五邑大學、江門職院、市技師學院、江門一職)格局,發揮實訓基地龍頭作用,將聯盟打造成為職業技能培訓的“提供商”,旨在打造江門最大技能培訓平臺,待形成品牌效應后,再吸引五邑地區其他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加入,共同打造“珠西技谷”,為江門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一所學校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的話,就由聯盟成員單位去滿足,江門不能滿足的話,聯盟可以聯系香港等地的培訓機構來完成。”宋巖說。
實訓基地是省人社廳和市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公共服務平臺,旨在為企業、行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提供高技能人才訓練。該基地以服務企業在崗職工為主,也可以為培訓機構培養師資力量。去年,實訓基地培訓約3200人,主要以生產制造業、商業、服務業為主。實訓基地主任雷占庭表示,滿足企業個性化的培訓需求是今后發展的重點,該基地將實行“菜單式培訓”,為企業量身定做培訓方案。去年約有三分之一的培訓通過訂單完成。“菜單式培訓”要求課程設計、師資及設備等方面要匹配,這對基地是巨大考驗。“新興產業的技能人才是未來發展的重點,尤其是圍繞我市提出的五大產業[軌道交通產業、重卡和商用車產業、新材料新能源(電力)及裝備產業、教育裝備產業、大健康產業]做文章。今年,我們將圍繞五大產業挑選100家重點企業,了解他們的需求,進行研究,為我市技能人才的培訓指出一個方向。”雷占庭表示。
文/圖 江門日報記者 趙可義 實習生 葉雋毅
下一篇:銜接班爭搶暑期培訓“蛋糕”
本文標題:我市建立職業培訓聯盟 “菜單式培訓”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2)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jgs/7687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