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校園已經開始寧靜,而在尋甸縣舉行的幼兒園教師、中小學班主任及老師培訓現場,卻一片火熱,他們正在分享經驗、參與研討、課堂對話、觀摩主題班會等。假期剛要開始,昆明市教育局就針對東川、尋甸兩地的寄宿制學校,開展了寄宿制小學骨干班主任專題培訓。
這是6月份昆明市教師培訓的清單:4日—10日,2015年第二期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學科培訓,200名小學語文、數學教師受訓;13日至19日,2015年第二期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學科培訓,200名小學英語、科學教師受訓;5日至14日,2015年第二期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培訓,200名中小學班主任受訓;4日至9日,2015年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120名農村幼兒園教師受訓……
一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優與劣,一個地方學生全面素質的高與低,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建設程度。提高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除了需要過硬的環境、設施條件外,最關鍵的是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沒有優質的教師,就沒有優質的教育。提升教師素質,是昆明市一貫的堅持。
今年初,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昆明市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創新教師素質提升機制,優化整合培訓資源,改革培訓內容,更新培訓方式,增強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全面實施中小學教師專業素質提升方案。4月,市政府出臺的《昆明市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作出了更加細致的培訓目標:3年對全市中小學專任教師進行新一輪的全員培訓,市級集中培訓1萬名中小學幼兒園專任教師,縣(區)級完成轄區內40%專任教師集中培訓,學校對未參加縣區級以上集中培訓的專任教師進行集中培訓。
每名教師每年培訓不少于72學時
“三年行動計劃”對經費作出了明確規定,從2015年起,昆明市本級財政連續三年安排1500萬元教師培訓專項資金,用于中小學教師培訓,要求縣區認真落實同級財政教育附加費的5%和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足額用于教師培訓的規定。
“三年行動計劃”更是強調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規律,以提高教師師德素養為核心,以提升業務水平為重點,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分級負責、分類培訓、全員覆蓋的工作思路,更加明確了提升教師素質的路徑,在繼續組織實施好“國培”、“省培”項目的前提下,通過市、縣(區)、校三級聯動,建立健全5年一周期全員培訓制度體系,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為了提升培訓質量,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昆明市出臺《昆明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學時管理辦法》,推行教師培訓學時登記管理制度,確保每名教師每年培訓不少于72學時。
今年內,市級將集中培訓3200名專任教師,其中組織200名校(園)長赴省外進行高級研修,培訓400名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800名中小學骨干班主任、800名中小學骨干教師和1000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骨干教師;組建第三屆名校長基地和第四屆名師工作室;縣(區)級教育部門組織完成培訓總目標30%的培訓任務,并指導學校開展好校本集中培訓。2016年,市級集中培訓3200名專任教師,組織200名校園長赴省外進行高級研修;(下轉4版)
2017年,市級集中培訓3600名的專任教師,組織200名校園長赴省外進行高級研修。
從今年開始,市教育局還將開展高中教師培訓項目,對普高在職教師進行系列培訓。
分層分崗分學科 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昆明市教師培訓堅持注重實效、骨干引領、傾斜農村、全員培訓、提高質量。”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長李瑞林介紹,昆明市在實施中小學幼兒園“園丁工程”的過程中,建立起國家、省、市、縣、校5級教師培訓體系,重點培養骨干教師并向農村教師傾斜,除了參加國培、省培,昆明市根據情況,適時舉辦校園長省外高級研修、市級骨干教師培訓、農村中小學教師示范培訓。
同時,建立跟蹤評估機制,監測培訓質量,不斷改進培訓工作。教師教育學時管理平臺已經啟用,目前積極開展各縣區學時管理平臺的培訓和登記教師繼續教育信息,今年將繼續完善學時管理平臺,積極構建嵌入式GIS師訓管理平臺。
“短短一周的培訓,我聽了十多個教師的專題講座,他們中間有教授、有博士、有研究員、有學校校長,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省教科院心理研究室副研究員梁文濤老師的講授,讓我今后在面對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時,更有愛心、耐心和信心。”參加完今年7月的教師培訓后,來自尋甸的李艷芬老師說。
尋甸縣河口鎮撒米落寄宿制完小教師保杏花參加培訓后感觸頗深:“通過培訓,我體會到‘班主任’這3個字包含著愛心、責任與付出;還學會了許多急救常識,讓學生多了一重保障。”
教師在工作中要不斷“充電”,要不斷補足 “一桶水”,且要常補常新,不斷更新知識。要去問詢新的思想與觀念,問津本學科前沿和教學的發展方向,問鼎新的、有生命力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一桶水”變為“長流的活水”,變為“一條奔涌不息的河流”。
一直以來,昆明市按照“國培引領、省級指導、市級示范、縣區為主、校本覆蓋”的培訓主線,采取分層、分崗、分學科、名師引領、跟崗實習等多種培訓方式,科學設置培訓課程,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進行教師培訓。每一期教師培訓都設置了貼近課堂實際的課程和觀摩活動,培訓中引入項目首席專家制,王海燕、彭劍飛等全國知名專家用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成果,帶給參訓學員精彩的課堂講授。采用集中聽課、參與研討、課堂跟崗、經驗交流、班會主題觀摩、感受校園文化等靈活多樣的教育教學活動方式,力求取得實效,讓教師們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今年3月24日至28日,組織100名幼兒園園長赴東北師大研修培訓;5月18日至22日,組織51名小學校長赴北師大研修培訓……3月28日到4月3日,市教育局組織了205名中小學骨干班主任參加了2015年第一期骨干班主任集中培訓;5月9日至18日,市教育局組織全市鄉鎮(含)以下村完小、村小工作3年以上(含)的優秀骨干教師(含特崗教師)共200名參加農村鄉鎮中小學骨干教師學科短期集中培訓……
通過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高端培訓與普及培訓相結合,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提升相結合,訂單式培訓與自主選學相結合,努力滿足教師發展需求。
名師、名園長、名校長脫穎而出
云南師范大學成人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李輝說,昆明市專門針對教師培訓出臺了“三年行動計劃”,在全省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體現了市委、市政府的遠見和氣魄。“三年行動計劃”具有四個特點:第一是首次系統地制定了教師培訓的過程,培訓對象涵蓋整個教師隊伍,不再是原來的零敲碎打,這是非常值得充分肯定的。其次是看得準,抓得及時。當前,教育發展正處于轉型期,關鍵是優質教育資源缺乏。優質教育資源的核心是要有一批知識結構完善,理念先進,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優秀教師的成長,除了自身努力外,培訓提升也非常重要。第三是支持力度大,如此大規模的培訓,經費需求大,這樣的支持力度在全國的其他城市也不多見。第四是工作推進中注重專業性。從方案設計到實施,都充分吸收了科研院所多年探索獲得的成果,體現用專業的理念、專業的素養推動工作。只要按行動計劃扎扎實實抓下去,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上一篇:銜接班爭搶暑期培訓“蛋糕”
本文標題:昆明3年集中培訓萬名專任教師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jgs/7687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