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藥理大學是臺灣設有藥學系的7所大專院校之一,目前設有研究所、四年制及二年制等學制,分別設置藥理、民生、人文社會、健康暨信息、環境永續、休閑等六大學院,共計23個系所及9個研究所碩士班,在校學生數17000多人。現有專任教師約500人,教授59人,助理教授以上達84.6%(430人),擁有博士學位及進修博士學位者達71.5%(363人),教學研究認真,實務經驗豐富。學校秉持校訓“真實”之辦學理念,主要培養從事醫藥、衛生、保健、永續環境等健康科學專業人才,重視專業領域之訓練,注重理論與實務結合,強化學生具有外語能力、人文藝術素養及群體關懷之全人教育,孕育活潑的國際觀與人生觀。2011年在世界大學網絡排名中名列全球第848名,在2010年“機構典藏”的世界排名中名列亞洲第76名,在臺灣科技大學排名第6名,其“學術論文”指標更居臺灣科技大學之冠。在康復治療、健康養老方面有很強的優質教育資源。
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是一所臺灣綜合性私立大學。該校設有工、商、理、人文社會、信息電機、建設、經營管理、國際科技與管理、金融、建筑專業10個學院,計有33個學系(含不分系榮譽班)、4個獨立研究所、3個獨立博士班;共頒授57種學士學位、76種碩士學位及14種博士學位。全校大學部、碩博士班及在職進修學生逾2萬人,教師1375人(含專任624人、兼任751人),其中專任教師具博士學位有528位,約占專任教師的85%。在2015年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中,逢甲大學排在亞洲第171名,全臺第16,私立第4。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2015-2016年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中,逢甲大學排名世界第658名,全臺第15,私立第6。2005-2016年,每年均獲得臺灣教育部門教學卓越計劃的獎助金,九度榮獲教學卓越全臺第一,獎助金總額超越所有島內公私立大學(截止2016年)。2012年成為全臺唯一校務評鑒及系所評鑒全數通過之綜合大學,2011年入選臺灣教育部之繁星計劃。在金融、保險方面有很強的優質教育資源。
玉山學院的辦學理念及辦學特點
(1)直接引進臺灣教學團隊任教。為提高辦學起點,選擇該專業學術與就業排位在臺灣高校中相對靠前的學校作為合作伙伴,引進其優質教育資源與先進教育理念,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程主要由臺灣老師擔任,使辦學有相對較高的起點。
(2)突顯閩臺合作優勢。引進臺灣先進教育理念,借鑒臺灣國際化辦學經驗,不斷強化辦學內涵建設,注重閩臺高等教育合作元素及氛圍的建設,深化教學與管理改革,注重實習就業一體化實踐基地建設,努力搭建就業平臺,推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3)注重學生權益保護。建立“獎、助、貸、勤、減、緩、補”七位一體的助學幫扶體系,設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獎學金、學科競賽獎勵等機制激勵同學成長成才,設立國家助學金、臨時特困補助、學費減免等機制,積極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安排固定的校內勤工儉學崗位,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同學順利完成學業。
(4)關注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溝通、交流、合作是學生進入現代社會必不可缺的基本能力,學院整合學生社團、文娛體育、社會實踐、創業創新實踐等課外活動,一體化設計,著力打造綜合素質提高平臺,促進學生溝通、交流、合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提升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園藝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農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分景觀設計和養生農業兩個方向,一二年級統一培養,高年級分方向培養。
培養特色:針對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升級與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較強開拓、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能致力于現代農業特色化布局、養生農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園林景觀設計的“精和特”發展的應用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模塊:通識必修課程模塊、通識選修課程模塊(含心理健康、藝術欣賞、創新創業教育、武夷文化等課程)、專業統修課程模塊及養生農業、景觀設計及觀光農業等興趣專攻模塊。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農業、生物、植保、食品、商貿、園林管理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養生農業產品的生產與加工、設施農業的推廣與應用、觀光農業的管理與營銷、園林景觀設計等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健康食品方向、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特色:針對健康食品的發展和社會對健康的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食品科學、營養學、食品安全、老年學、養生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的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模塊:通識必修課程模塊、通識選修課程模塊(含心理健康、藝術欣賞、創新創業教育、武夷文化等課程)、專業統修課程模塊及健康食品設計與開發、品牌管理與營銷及質量與安全控制等興趣專攻模塊。
就業前景:畢業生適合在食品衛生監督部門、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業等單位從事健康食品的設計與開發、生產管理、營養設計、市場拓展與營銷、品質控制、安全評價及風險防范等方面相關工作。
旅游管理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分健康旅游和國際旅游兩個方向,一二年級統一培養,高年級分方向培養。
培養特色:針對旅游產業由傳統的觀光旅游向健康旅游的轉型,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對健康旅游有足夠的認識,具備旅游管理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具有人文與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熟練掌握旅游與休閑文化、健康旅游、出入境國際旅游的管理與技能,在健康旅游與文化服務方面具有較強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模塊:通識必修課程模塊、通識選修課程模塊(含心理健康、藝術欣賞、創新創業教育、武夷文化等課程)、專業統修課程模塊及健康旅游、國際旅游及文化服務與管理等興趣專攻模塊。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旅行社、國際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規劃策劃機構、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與休閑行業等從事健康旅游產品的開發與設計、旅游市場開拓與營銷以及旅游文化服務等工作。
保險學專業(四年制本科、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上一篇: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通訊)會議決
下一篇:經濟師2015年內蒙古分數線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caijinglei/jjs/80228.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