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芒果TV給業界展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成果——上線300天,平臺創收由2014年的8000萬元人民幣飆升至10億元人民幣,增幅超過10倍。并且,芒果TV用“平均每10個網民中就有3個使用芒果TV”來形象地形容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其中19至30歲用戶占比達到56%,遠遠高于在線視頻網站整體水平。
3.8萬廣電人集體“趕考”
2015年全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共有38182人報名參加,其中13311人報名參加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包括一些知名主持人。今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主持人和嘉賓使用管理的通知》,重申無證人員不得上崗主持節目,因此,今年考試報名人數創歷史紀錄。
16家廣電上市公司股價上揚
截至12月21日收盤,17家廣電上市公司中,除了長城影視,16家公司股價比其今年第一個交易日的股價更高(其中吉視傳媒年中實行10轉10分紅政策,攤薄后股價仍比年初高)。換言之,幾乎所有廣電上市公司在2015年都在股市有所斬獲。尤其是今年新上市的3家公司——唐德影視、萬達院線和江蘇有線更是賺得盆滿缽滿。
央視新媒體招標超6億元
央視新聞客戶端合作伙伴、央視財經頻道新媒體合作伙伴、央視影音移動端合作伙伴、歐洲杯系列全媒體互動產品等新媒體廣告資源參加招標競購,加上此前單獨招標的春晚互動項目,央視2016年新媒體廣告產品招標預售總額估計超過6億元。其中,央視財經頻道新媒體合作伙伴的廣告以2450萬元的價格標出。
紀錄片: 播出總時長 超6萬小時
紀錄片在2015年繼續一如所料地火著。《第三極》的極致呈現、《喜馬拉雅天梯》的名利雙收、《孔子》的合拍與走出去、《高考》的引爆討論……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介紹,今年電視紀錄片全年總產量將超過1.9萬小時,同比增加9.1%;投資將超過20億元,平均每分鐘投資額為1800元,同比增加19.1%。截至11月底,紀錄片播出總時長為55647小時,預計到年底將達到6.1萬小時左右。全年播出總時長預計同比增長10%。
與2014年的“30分鐘政策”剛實施時相比,2015年紀錄片基本實現了全面打入各電視臺次黃金時段,與電視劇正面競爭,還開始“進擊”黃金時段。省級衛視黃金時段紀錄片播出量猛漲,播出時長為1373小時,比2014年增加780小時。與此同時,紀錄電影也表現不俗,2015年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審核的紀錄電影34部,進入院線14部,創下近5年新高,《喜馬拉雅天梯》成為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在2015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傳遞出一些關于紀錄片的利好消息。年中,總局提出實施“百人百部中國夢短紀錄片”的“雙百”計劃,將用3年時間扶持100名紀錄片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創作100部反映普通中國人奮斗故事的紀錄片,并通過這一項目發現和培養紀錄片人才。在歲末的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總局相關負責人再次表示,將推出系列措施支持紀錄片繁榮發展,包括鼓勵衛視頻道在“920節目帶”播出優秀紀錄片等。
電影票房: 破400億元
12月18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毛羽在央視電影頻道工作會議上透露,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預計達430億元左右。430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后,透露出中國電影市場多少信息?多少商機?多少潛力?
比起2014年的296億元,2015年多產出130多億元票房,同比漲幅超過40%,而去年同比漲幅為36%。截至11月底,全國銀幕總數超過3萬塊,城市影院超過6200家。截至12月22日,票房過億元的影片超過70部……突飛猛進、高速發展是中國電影市場2015年的狀態。
今年以來,國產電影不同凡響,截至12月22日,國產電影票房最高者為《捉妖記》,票房高達24.38億元,創下內地電影票房新高。《老炮兒》《尋龍訣》《戰狼》《百團大戰》《烈日灼心》等數十部國產片取得不俗成績。截至目前,國產電影票房超過進口片票房已成定局。
國產動畫電影在2015年超水平發揮,截至目前,其票房超過20億元,其中《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獨得9.6億元,并且獲得市場和口碑雙豐收,真正實現了“國產動畫電影有‘高原’也有‘高峰’”。“大圣”成了國產動畫電影投資的風向標。
截至12月9日,2015年國內上映的34部進口分賬影片票房超過14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票房最高者達到24.26億元,票房最低者僅為260萬元。進口分賬大片中《速度與激情7》以24.26億元高居分賬片榜首,《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和《侏羅紀世界》票房都超過14億元。對進口片,中國觀眾仍然偏好科幻大片和動作大片。
青年導演迅速崛起,已經成為中國電影新力量,其優秀作品在電影市場占有相當的比重。《煎餅俠》導演大鵬、《港囧》導演徐崢、《滾蛋吧!腫瘤君》導演韓延、《繡春刀》導演路陽、《心迷宮》導演忻鈺坤以及《夏洛特煩惱》導演閆非和彭大魔,都是青年導演的成功范例。
總體來看,2015年國內電影市場,商業大片當道,中小影片受擠壓,給動畫電影的排片空間仍然停留在10%左右,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動畫電影鳳毛麟角。電影市場更加細分,電影投融資更加多元化,大有影視類上市公司玩商業大片,非影視類上市公司玩小眾電影的趨勢。憑借著雄厚的資本,互聯網企業大舉滲透電影產業各個環節,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正如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周鐵東所說,非但不會對電影產業構成不良沖擊,反而會壯大電影產業規模。
《新聞聯播》: 中標總額近26億元
2015年收官階段,中國電視廣告招標也迎來了爭奇斗艷的時刻,用以招標的資源大多是搶手資源,優質節目動輒以超過億元的價格簽約。部分王牌節目的價格更是令人驚嘆,有些三、四線衛視的廣告收入甚至不及一檔王牌節目的冠名費。
據統計,央視2016年黃金資源廣告招標會上,累計中標近46億元。其中,《新聞聯播》標版組合中標總額達到25.61億元,占比56%;季播大活動中標總額為10.41億元,占比23%;奧運會系列中標總額為3.12億元,占比7%;春晚系列中標總額為3.29億元,占比7%;新媒體系列中標總額為1.92億元,占比4%;歐洲杯系列中標總額為1.54億元,占比3%。《挑戰不可能》第二季獨家冠名中標額達到3億元、《了不起的挑戰》第二季獨家冠名中標額達到2億元、里約奧運會《獎牌榜》獨家冠名達到1.3億元。而被譽為“央視第一標”的《新聞聯播》后標版組合第一單元正一10秒廣告位,賣出了9650萬元的高價。
本文標題:廣電周刊盤點2015(5)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hps/79062.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