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三亞做的很多項目,就是原生態的,就是在當地取材。讓業主多花錢沒有任何的意義,讓他花該花的價錢。這個感覺不一樣的。他覺得我花這么多錢,花得相對他能接受這個錢,甚至更少一點,給他帶來更好的社會效益。沒有人愿意花冤枉的錢。所以生態設計來講,包括我的辦公室,四天時間,三百多平米,人工費花了六千多。材料整個下來,整個嘉賓起來一萬塊錢左右吧。三四千塊錢的材料,我辦公室就搬進去了。就是很短的時間,也沒有花多少錢,所有的設計師去都感覺效果很不錯。所以它與花多少錢沒有關系,關鍵是你用得舒服。現在我樓頂上也做了一個花園,設計師都喜歡到哪里去。我們吃飯也很簡單,都是三菜一湯,而且都是我的學生在做飯。他們來打個電話,然后自己開始做了。也很開心。這就是一種生態概念吧。舒服是最主要的。所以希望大家的設計師,有機會來一定要跟我聯系,喝一點我酒莊的酒。謝謝。
主持人:生態設計是大的趨勢,我們有人會提出來,為什么設計圈還是以豪華奢華的設計為主流,我覺得這個是一個轉型的中國的特點。因為中國改革開放,很多人通過改革富起來,他第一感覺,希望做一個最豪華的設計,來體現自己的身份,體現自己的財富,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把這個作為一個主流去宣傳,其實是誤導了很多年輕的設計師。很多設計師以為我這一輩子做設計,完全為富人做服務。合適這是錯誤的。臺灣和日本的七十年代,那時候他們的歐式非常流行。但是隨著這兩個國家的工業革命,包括對于世界信息對接。他們很快就把這樣一個豪華設計拋在后面了。我覺得這個是中國轉型的一個過程。接下來請來自湖南的執委會主席邱敏(音),他也是來自臺灣的設計師,讓他談一談生態設計的價值觀,是什么樣的概念,他是怎么理解的。
論壇現場
邱敏:謝謝各位,我很開心現在中國的設計,現在已經開始做減分效應了。我記得在我的設計方案里面。應該是在1980年左右。臺灣第一次經濟起飛,第一次股票大漲。然后很多人都要住得很豪華,很奢華。那時候大家就想,我是中國人,我要住中式的。那時候臺灣設計師剛剛起步,我們理解的中式,就是廟宇文化,那個就是中式。很多人房子做成就像廟一樣。但是沒過一年就拆掉了,因為住在廟里壓力太大了。那時候開始就一直做減分減分。一直很簡約。臺灣不喜歡用壁紙,喜歡用油漆。臺灣的乳膠漆是水性的。所以我常常跟他們講,其實幾年之后,你換個顏色,你稍微整理一下,又是一個新的家,這些東西可以呼吸可以整理的。這個是生態環保的概念的衍生。所以很高興,我現在看到中國的設計師,我在2000年的時候,還有2004年的時候,我跟他們上課的時候,我問他們一件事情,我給你十萬塊獎金,你要怎么應用。有十個人說要買奢侈品,沒有人說要去旅游。但是現在問設計師,他們要出國旅游。我覺得這個觀念就對了。一個設計師要走四方,你要看很多很多東西,才有有很多東西可以談。剛剛任建泉(音)老師講的,我們做平面設計,把它稱之為平面動力學。因為平面設計就是講究空間舒適性。因為空間舒適性就會產生好的風水,因為你舒服了。現在我們看目前所有的建筑設計,所有的房型里面。好象開發商為了要弄房子,一個房子好小好緊。你說住鳥巢的概念跟住開放式的地方不一樣的。開放式的可以跟廚房結合在一起,可以跟活動空間結合在一起。可以跟住的空間結合在一起。那是不是很有意思呢?而不是切切,切成很多低了。所以一個平面,你必須要把很多的東西歸納好,收納好。尤其是小戶型空間里面,你的收納、衣柜肯定不夠多,很多東西不足,這就是我們設計師的責任。我們要讓家里東西越來越多。有很多地方可以放這些東西。我覺得這就是好的設計,也是一個好生態,謝謝。
主持人:下面歡迎來自廣州的彭定,他是留日設計師。讓他談一談在他的眼里怎么理解生態價值觀的。
彭定:謝謝滿老師的介紹,很高興在這里認識很多設計界的前輩和朋友們。因為我正好在日本留學階段,正好做的實際上是建筑環境這方面的研究,做了三年,接下來在日本做了七年的設計和建造,在建設公司做施工管理。我發現生態設計,設計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比如陳老師也好,蔡老師也好,所說的,其實我們提倡的是節能設計。因為生態設計,滿老師提出來之后,我覺得它是更加廣泛的范圍。實際上我們再提倡的是生態設計的一個部分生態生態這個詞,比如說在日本的話,叫(日文),但是我們這些設計師也好,或者是學術專家也好,在提倡節能設計、生態建筑設計,但是實際上,在日本只有小朋友才會談(外文),因為就像過馬路要等紅綠燈,是很自然意識,已經到他們概念里面了。各方面都是節能節水節電,垃圾分類,已經是他們的文化了。我們是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大量的能源在消耗。作為中國人,有一個應該責任感,設計師要怎么做,滿老師提倡的生態設計聯盟,我也找回了我自己。我覺得以后在建筑設計規劃設計中,要更多的考慮,如何把對環境的修復,對于建筑在使用的全過程,包括策劃規劃那個過程,設計過程,建造過程,使用過程,甚至于將來解體的整個過程,去考慮生態設計是怎么樣使,我們做的生態建筑設計,怎么樣使土地母親,能夠減輕更多的負擔,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節約更多的能量,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這是我理解的生態設計的價值,謝謝各位朋友。
論壇現場
上一篇:兩會FM.春之聲:2016年中國教育改革的10大新走向
本文標題:【全程】生態設計·引領中國 2016國際生態設計獎啟動(13)
本文地址:http://www.tristayang.com/jianzhulei/hps/8019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